正文

9.懒人的理财术(3)

10年奋斗,60年好生活 作者:一丹


对于部分女性来说,家庭的分量无疑重于工作许多,因此如今为了家庭而不想工作的女性不在少数。不过,能像谢小姐一样彻底放弃工作而又不必担忧现实生活问题的女性则非常幸运,因为“不想工作”除了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外,更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如果暂时不具备不想工作的条件,最好能及时平衡自己的消极心态,这样才能减少“不想工作”这种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想工作”——是个人寻求发展的一种表现,是人生选择多元的一种体现

其实,“不想工作”这种心态很正常。这是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寻求个人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人生选择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不想工作”的原因很多,有些人为了提升个人能力而放弃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有些人出于对上班无兴趣的状态,在工作环境中感到压抑、缺乏自由的空气,因此一心逃避工作;有部分女性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不愿意让工作分散有限的精力而“不想工作”;还有些人自愿放弃了原有的工作,转而投身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事业,比如环保、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当然,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家庭的支持是实现“不想工作”的重要条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不想工作”的集体心态背后蕴藏着一种新的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将劳动力从传统格局中解放出来,使更多的人可以投身于更新鲜、更具有创意的工作中去,对现代工作方式、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的组成方式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

然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一种新的工作格局的苗头,这一变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而会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每天清晨上班前,你的脑子里是否会闪现不想工作的念头?李梅是本市某机关的公务员,有着一份让不少人羡慕的工作。可近一年多来,她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厌倦,完全没有原来对工作的激情。每天早上刚走进办公室就觉得非常疲倦,手边的文件也没心思处理。心理医生说,李梅是“职业倦怠”了。

从小范围的调查比较来看,已知倦怠比较严重的职业,从高到低依次是警察、医护人员、教师和公司职员,25岁到40岁之间成为高发年龄。职业厌倦已经成为职场“通病”。

“最难受的感觉就是明明想逃避工作,可每天还要强迫自己面对一大堆忙不完的事情。”在绍兴县某高中做班主任老师的王小姐说。今年30出头的王小姐,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6个年头。由于长期受学生升学压力的困扰,王小姐逐渐产生了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去年下半年,王小姐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老是头痛,背脊“抽牢”,没胃口。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王小姐,她的身体并没有大问题,只是情绪上的不稳定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建议王小姐做一下心理辅导。于是王小姐找到了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心理学专家田国强副院长。

“王小姐是典型的职业倦怠症状,职业倦怠其实是一种枯竭综合征。”田国强说,工作倦怠是一种感觉疲劳或挫折的状态,可表现为生理、心理多种症状。心理上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焦虑,甚至愤怒,觉得丧失生活乐趣,回避社交,等等。而生理上也可能随之出现头疼、胸痛、腹胀、内分泌失调、睡眠障碍等情形。情况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易染上吸烟和酗酒的恶习,甚至自杀。出现这些症状的早期人,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