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子下岗后,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一笔钱,开了一个服装店。虽然店面不大,但娟子把里面布置得很美,屋里喷了香水,墙上贴着画片,桌子上摆着鲜花,鱼缸里还有各式各样的热带鱼在游来游去。总之,一幅很温馨的景象,让人感觉到像是一个家。在朋友们看来,失业对于娟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她是准备全力经营这个店铺,肯定要大干一场了。
但是,店里的生意并不算太好,比起那些生意好的服装店来差得很远。不过,娟子并没有沮丧,每天仍然是笑脸迎客,给人介绍服装的质量、风格、特点时也是充满了耐心。有的顾客在店里挑来挑去,试完这件试那件,折腾了一个下午却一件也没买,面对这种情况,娟子也不恼怒。她说,尽管看衣服的多,买衣服的少,但这个小店的收入比以前上班的工资还是高许多,她满足了。而且,货源都在本市,她可以等关门后再去提货,不耽搁时间,也不影响生意,更为美妙的是,进货可以一家人一起去。总之,娟子很满意目前的状况。
不过有一点朋友们都不明白。每到周末,娟子都会关门一天,陪孩子和老公出去转转,有时候逛公园,有时候逛商场,还有时候去看电影,丝毫看不出生意人那种特有的忙碌样子。有人说娟子不会做生意、不务正业、贪图享受,别人做生意是天天在店里守着,而她却总是给自己“放假”,做生意这种态度,当然不会好了;也有人认为是顾客少,娟子在店里耗着也没什么意义,索性就出去放松放松。娟子听到后,只是一笑,她说有自己的计划和标准,便不再多解释。
在大众的印象中,做生意的人都是起早贪黑,不停地奔波忙碌。可娟子不一样,从不赶早开门,每天早上,她都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再去自己的小店。中午,她还会关上门,回家给孩子做饭吃,吃完饭还会和孩子聊一聊。
有一次,朋友问娟子:“你老关门,不怕没有生意?”
她笑了笑,说:“不会,我每天关门就那么一会儿,这个时间也是大家忙碌的时间。再说,我一个月就打算赚那么多的钱,完全没有必要像别人一样在店里耗着。只要这个月的“赚钱任务”完成了,我就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我的习惯,也不在这个时间来光顾。”
朋友疑惑不解:“你怎么不想多赚点儿钱呢?”
娟子还是笑:“我得生活呀,如果想赚更多的钱,我必须舍弃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世界上有赚不完的钱,我赚了一万,还想赚两万,赚了十万还想赚一百万,什么时候是头啊?可是,陪伴家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是最幸福的,远比赚钱的过程更幸福。”
朋友看着她,什么都说不出来,仿佛也悟到了什么。从娟子的脸上,看不出一个生意人的疲惫,有的只是从容和快乐。
后来,娟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她仍然实行原来的“关门制度”,仍然像原来一样“不务正业”。
很多时候,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会受到世俗的干扰,慢慢地忘记自己原来想要的东西,开始随波逐流,有时甚至找不到快乐和幸福。从娟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东西——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我们热衷于赚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别人对于钱的态度的影响,别人认为赚钱最重要,于是,我们便疯狂工作、奋斗,其实,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眼里有价值,那么,我们自己真正需要的,谁又来满足呢?一个人如果每顿饭都吃一样东西,就算是山珍海味也会厌烦。同样的道理,如果一辈子除了赚钱而没有其他的追求,这样的人生也一定是单调乏味的。尝试着放弃一些财富,追求一些其他的东西,让生命丰富多彩起来,生活也就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