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几十年后不知拿什么来养老

80后的迷思与出路 作者:吕静霞


网上流行的一些段子,尖锐而深刻地描绘了80后的种种不幸,诸如童年像皇帝、少年像战场、青年像乞丐、中年像野狗、老了没人养、死后没人埋之类的论调。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社会转型给80后们带来的“阵痛”。

尤其提到80后的晚年,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个太遥远的话题,现在着什么急?可到了2036年后,所有的这代80后,都将到退休年龄,而今年是2010年,我们还会觉得远吗?80后的我们都开始走入而立,可比起上一代人的而立之时,显然很多人的人生目标都还没有确立。现在的生活压力挺大的,每天一睁眼就欠银行不少贷款,加上孝敬老人和抚养孩子的费用,一个月下来基本上没什么剩的了,怎么能让一个“房奴+车奴+孩奴”去考虑养老呢?

但这就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我们安享晚年需要多少钱呢?假设我们60岁退休,寿命85岁,这段时间是25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退休后每月3000元的生活基本就能算上略有品质的生活,这笔账算下来至少需要100多万元,再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几十年后或许150万元至200万元都不止。这还不包括医疗费用和意外支出,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开支。再算算吃饭的费用,以每日三餐,每餐10元计算,仅饮食一项,我们就要花去近30万元!

80后的晚年注定很凄惨,我们没有更多的退休工资,也不能指望儿女赡养,如果现在不拼命,怕是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我们该怎么办?

周日看一档娱乐节目,听到一名著名主持人谈自己的人生规划就是50岁前努力地多上节目赚够钱,之后踏实地过完后半生。他不是80后,可他的心态能代表很多80后的所谓“计划”!而这计划真的可行么?像这位名主持人一样的,有能力和环境可以去满足自己的经济收入需要尚可,可那些背了房贷不得不一年一找工作、二年一换工作、月底到卡里查工资的所谓小白领们的经济收入能满足50岁后还有像这位主持人一样踏实的资本么?

靠自己不行,就靠下一代吧,但几十年后,“独二代”真的能让“独一代”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吗?先来看看我们的下一代有多少。1979年,中国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3,而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1/5。这意味着几十年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太少,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够,中国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老年80后。

另一方面,很多80后认为单位都为员工提供“五险一金”的这部分保障已经足够,不需要为养老发愁。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这5类保险只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仅仅靠这些养老是不够的。有数据表明,现今在不生大病的前提下,退休人员每年花在医疗上的支出大约为2000元左右。考虑到年龄越大生病的概率越高、医疗费的上涨幅度也越大的规律,按每20年翻一番计算,等到80岁时,一年的医疗费要超过8000元。

目前已退休的人员,不少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在80%至90%左右,虽然收入较退休前少点,但退休后基本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但对80后来说,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可能会降到40%左右,这意味着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可能不到在职时工资的一半。所以,虽然80后目前还很年轻,但养老也是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真想晚年不为钱发愁,我们需要保障几个进账途径:来源于金融产品的收入,如:股票、黄金、期货、信托等;还有来自于自己的房地产或称私人不动产:房子、公寓、商铺、库房、车库、仓库等;来自于自己的企业:酒楼、超市、量贩式OK厅、工厂等。但这些对于没有什么基础的80后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