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牧师内德·兰赛姆,在94岁临终时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他以成熟的、经历了社会检验的阅历重新选择人生,必然会少走不少弯路。这说明自我认知对于人生道路的重要性。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勇敢或是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每个人对自己认识得越早、越清晰,行动就越容易有针对性,人生才越趋向于圆满。但认清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开始就逐步认知自己和外在的社会。但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将中国学生禁锢在了繁重的学习上,认为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了,这种狭隘的认识导致他们走向社会后处处碰壁,危机感和挫败感无时无刻不刺痛着他们的神经,受过高等教育的80后在30岁这个重要的人生关卡上混得不如意。
我们应该怎样认知不同的人生阶段,据此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安排呢?职业规划专家指出人生的运行轨迹就像一条抛物线,以人的生命存续时间作为一条水平衡量直线,以发展状态作为基于时间直线而显示的上下运动曲线,人们在这个平面坐标里描绘出大概的人生抛物线式的轨迹。
这条抛物线具体可以划分为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与下降期(65岁以后)。一切从零开始,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向上延伸,一般来讲,人们会在40~50岁达到抛物线的顶点。巅峰过后,随着年龄这个横坐标的延伸,纵坐标刻度开始向下慢慢滑落,当到一定程度时,纵坐标归零,生命结束。大体相同的生命轨迹,但是,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绘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除了与一个人的出身、性格、智商、能力、学识、机遇等有关之外,还与其在成长期与探索期,即24岁之前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有很大关系。如果前两个阶段能够很好地认知自己和认知社会,那么24岁之前的运行曲线就会高于一般人,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达到的人生顶点、取得的成就也就远远高于一般人。
当然,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实中的人生轨迹发展曲线也不可能像几何抛物线那样中规中矩。有的人聪明绝顶,却英年早逝,像才能卓越的莫扎特、肖邦、周瑜、钟子期、霍去病等人就属于这一类型,在很年轻时就把自己燃烧完毕;有的人韬光养晦,到了晚年才焕发出光彩,像姜子牙;也有的人一生一波三折,像巨人史玉柱。但是人生发展的总趋势是接近抛物线形的,也就是说24岁之前对自己认知得越充分,对社会现实了解得越深入,接触体验社会的机会越多,人生抛物线的顶点就越高,越容易成就伟业。其中的道理很容易明白,因为在相同的生命阶段,你用同样的时间有了更多的社会体验。
具体到我们80后这一代人,24岁之前的积累工作做得并不理想。童年时我们大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愁吃、不愁穿,不用吃苦受累,物质上应有尽有,无忧无虑。大多数缺乏认识自我的意识,大人也很少有意识地让他们接触社会,所以形成的社会经验几乎为零。而在15~24岁的探索期,社会认知能力虽然增强,但是却被繁重的学业和升学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更是无暇思索社会、体验社会,也没有时间认知自己;进入大学,业余时间多了,但有的在校园里放纵自己,没有危机感,认为就业还早,接触社会的意识淡薄,还没等缓过神来,四年已经过去,等到被驱逐出校园后才被迫不得不认知社会。使得应该在24岁之前探索期就应该完成的事情,不得不推迟到30岁之前来进行,使得毕业后到三十而立的这一阶段显得尤为紧迫,手忙脚乱,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期望和实际状况的距离认识不清,工作经验缺乏、经济条件不足都是一道坎。所以,有些人一方面要挣钱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在认知和体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真正了解融入一个行业的职业圈子,所以成家立业被大大延迟。
早点认知自己和社会,早点开始自己的计划,时间赋予的优势将是未来任何付出都无法比拟的,比如比尔·盖茨,很早就懂得自己要得到什么,并且以此来制定人生轨迹的起点、过程与载体,必然地达到了成功的终点,缩短了成功的途径,延长了内在的生命。如果80后错过了认知自己、体验社会的最佳时期,就不得不在30岁到来之前补上这一课,这是走出迷思、摆脱迷茫和困惑不可逾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