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少年心事当拿云(2)

月满霜河 作者:箫楼


酒过三巡,景安帝有了些醉意,他能在先帝诸皇弟中被选中为皇储,方道之功不可没。他极尊重方先生,见方道之淡淡而饮,眉宇间仍笼罩着多年来挥之不去的惆怅,便微笑着问道:“方先生,您看今年这诗词,谁可评为首者?”

玉林殿内殿外,所有人都支起耳朵,等着听方道之的点评。

方道之微微而笑,转动着手中的酒杯,良久,摇了摇头。

景安帝见他不答,也不以为忤,又笑向薛季兰,“薛先生认为呢?”

“都好。”薛季兰也浅浅而笑。

文臣们大失所望,看来大家费心作出的诗词,都入不了二位先生的眼。

景安帝微感失望,他目光掠过坐在薛季兰身后的薛蘅,心中一动,笑道:“不如小薛先生来作一首诗词,让大家看看天清门下的文采吧。”

薛蘅知皇帝有心为难,却也不能退避,便离席跪下,“臣遵旨。”

景安帝来了兴致,道:“小薛先生才华横溢,得规定时间才显公平。这样吧,以一炷香为限,还有,诗词需得吟诵涑阳美景,韵嘛,倒是不限。”

薛蘅只得再领旨,有内侍抬过长案,磨墨奉笔,又点燃熏香。

此时玉林殿内殿外一片寂静,人人都看着薛蘅,只有薛季兰仍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她抬头时与方道之的目光对个正着,微笑着颔首,仍旧低头饮茶。

薛蘅执笔沉思,待熏香燃过两分,腕底如风,轻巧落笔。

她每写一句,便有内侍大声报出来。第一句是:东岭小雨初霁,西山落霞几度。

内侍念罢,景安帝赞道:“东岭多雨,西山多晴。妙,小薛先生这一句,便将春末夏初涑阳东西两座大山的景致写尽了。”

大臣们忙附和着叫好。薛蘅继续落笔,第二句是:北塔望青云,夜市翠湖闲步。

七十多岁的老翰林夏松捋须赞道:“北塔、青云寺、夜市、翠湖。涑阳城内四大风景名胜都写尽,‘望’、‘闲’二字,道尽初夏心情,妙!”

景安帝则笑眯眯地望着薛蘅,看她要怎样写下这《如梦令》的最后一句。

薛蘅却不再落笔,目光望向玉林殿外。

梧桐树下,谢朗正与陆元贞等人围坐一席。他们虽然没有官阶,却因为是平王陪读,所以得以随平王列席盛宴。

谢朗一直挂念着前方战事,本无心去听这些诗词,只是此时夜清风朗,人人都注目于那个蓝色身影,他便也停了和陆元贞的话语,望向殿内的薛蘅,看她这最后一句是否会技惊四座。

薛蘅的目光越过重重人影,在看到谢朗后,灵机一动,也未细想,挥笔落墨,待收完最后一笔,神色平静地向景安帝行礼,回到薛季兰身后坐下。

内侍低头看着她这最后一句,微微愣了下,但还是尖着嗓子将整首词连贯着大声念了出来:

“东岭小雨初霁,西山落霞几度。

北塔望青云,夜市翠湖闲步。

小谢,小谢,惊起莺燕无数!”

景安帝正在喝茶,听到最后一句竟是“小谢,小谢,惊起莺燕无数!”一时撑不住,一口茶全喷在了龙袍上。

内侍们慌忙上来侍候,景安帝手指着薛蘅,又指向殿外谢朗那一桌,哈哈大笑。

谢朗世家子弟,相貌英俊,武艺出众,又是平王的陪读,与柔嘉公主秦姝也是青梅竹马。皇后一直看在眼中,有心将秦姝下嫁给谢朗。

只是谢朗在涑阳素有风流少年之名,他与翠湖珍珠舫的姑娘们交情匪浅,经常带着一些世家子弟在珍珠舫上流连,这名声也隐隐传入宫中,加上秦姝年纪尚幼,皇后便将这念头放了下来。

此刻景安帝听到薛蘅这一句“小谢,小谢,惊起莺燕无数!”,想起皇后在自己面前念叨过的事情,不由哈哈大笑。

谢朗风流之名在京城内早有传闻,一众臣工见陛下大笑,也都哄堂大笑。

坐在左首第二席的谢峻面色铁青,眼睛里似要喷出火来,死死盯着数席开外不肖子的身影,若非是在御宴,只怕就要当场执行家法。

梧桐树下,谢朗俊面通红,偏又无法为自己“洗冤正名”,眼见陆元贞等人也憋着笑,他气得牙关暗咬,放在桌下的右手运力,“啪”地一声,一双玉箸断为两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