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不可或缺的历史交往(14)

老师曹禺的后半生 作者:梁秉堃


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毛泽东在上清寺会见了当地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曹禺老师也接受了邀请。沈浮(著名电影导演。——笔者注)对毛主席说,国统区太黑暗了,要到延安去。毛主席说,欢迎你们去延安,但只有小米招待大家。毛主席还对巴老说:“我从前也相信过无政府主义,也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啰。”就是这样,毛泽东在谈笑风生当中,语重心长地对所有文化界人士表达了关怀和期望,着实令人感动,令人难忘。

接下来,10月10日,报纸上正式发表了《国共代表会谈纪要》,曹禺老师欢欣鼓舞地看到了:“要坚决避免内战”,“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等等闪闪发光的文字。而且,充满希望地听到了近期要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好消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阳光灿烂的背景下,曹禺老师和老舍先生两位著名作家接到美国国务院之聘,赴美国讲学一年的邀请。

当年1月间,国民党中央社和延安的《解放日报》,分别刊登一条重要消息——“美国国务院决定聘请老舍、曹禺二氏赴美讲学,闻二氏已接受邀请,将于最近期内出国前往。”

此刻,到底要在美国讲学讲些什么,使曹禺老师和老舍心里犯了愁。于是,曹禺老师就登门求教于前辈长者茅盾先生。茅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有什么就讲什么,实事求是;二、讲文学要讲它的社会意义,不只是讲娱乐。曹禺老师听到以后有了信心和力量,把此话告诉了老舍,后来他们在美国就是这样去做的。在上海的欢送会上,热烈而又隆重,众人签名题词册的首页,是叶圣陶先生写下的话——“文协上海分会欢送舒舍予、万家宝两位先生赴美讲学,宣扬我国新文艺,到会者咸署名于此纸,永留纪念。时为1945年2月18日下午4时,会场为‘全联’食堂。叶圣陶书端。”此时,诸如同行的寄语,朋友的嘱托,学生的深情,等等,使得曹禺老师和老舍深感此行绝不仅仅是个人之讲学,而是担当着民间文化使者的千钧重负,非同小可,大意不得,怠慢不得。

1946年3月4日,黄浦江畔阳光明媚,春风暖人。曹禺老师穿着一身合体的西装,满脸堆笑,与同样穿着西装的老舍一起与众人一一握手,向欢送者告别之后,便登上了远洋的美国海军运输舰,开始一次漫长的、远离故乡的旅程。

到达美国以后,曹禺老师与老舍朝夕相处,互帮互济,无话不谈,交往很深,结下了终身难忘的友谊。后来,曹禺老师回忆说:“开始,我们手头比较宽裕,住15美元一间的房子,那是让人家捉了大头的。后来,我们的钱不够用了,就住1元钱一间的房子,有时干脆躲起来不见客人了。一到礼拜六,我们买回一瓶酒,两杯下肚,就唱起京剧来。老舍先生擅长京剧的须生和老旦,一唱起来,就似乎又生活在故国了。平时外出都讲英语,只有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说起祖国的话。畅谈,交饮,真是尽兴尽致,谈得高兴的时候,便常常痛骂美国社会生活中那些虚伪和残酷的现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