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祖国啊,我回来了!(3)

老师曹禺的后半生 作者:梁秉堃


同志们,在走上这个讲台以前,我想过,我用什么来和我的朋友、我的前辈、我的领导见面呢?四年来,在创作上,我没有写出一样东西。我的祖国在前进,人民的生活同政治觉悟都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提高、丰富、活跃。四年来,我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我经过“土地改革”、“文艺整风”、“三反五反”和“抗美援朝”的伟大运动,但是我还是没有写出一点东西。应该说,我是一个没有完成任务的人。同志们,祖国的建设像海水一样的渊深,无论哪一条战线都出现了许多英雄,一个人若不能完成任务,他是多么的突出,多么的不光彩。②

这,就是曹禺老师当时真实、真诚又真切的心态。在整个深入新生活的过程中,他的自责心理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曹禺老师是从国统区来的作家当中,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上,第一位进行真诚地自我批判的人。他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什么呢?就是修改自己1933年写出的成名作、代表作《雷雨》。

这里,着重说说有关《雷雨》创作和演出的故事是有特殊意义的。有人说,《雷雨》是中国话剧的“第一戏”,是中国近代话剧的代名词,此言有些道理,因为虽然在1907年以后,中国渐渐地引来了以欧洲古希腊为发端的“戏剧”(当时通常的译名),它与歌剧、舞剧、哑剧有很大的区别,是综合了文学、表演、导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并以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在内,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情节、塑造人物之一种新的戏剧艺术形式。当时,在我国把这叫做“新戏”、“新剧”、“文明新戏”和“文明戏”,直到1928年4月经前辈戏剧家洪深提议,众人一致赞同,将英文drama转译为“话剧”,从而使这个具有独立艺术品格和崭新艺术形态的戏剧艺术品种,正式屹立于中国文艺百花坛上。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所上演的剧目还大都是《黑奴吁天录》、《茶花女》之类的外国剧本,真正让话剧本土化的,确实属于“原创”的,而且能够站住脚的就是曹禺老师,在1933年写出的,1934年发表的,1935年在日本东京以中华话剧同好会的名义首次演出的《雷雨》了。

毫无疑问,经过历史和观众长期考验的《雷雨》是一部经典作品,这也可以说是“通俗的经典与经典的通俗”。它自从1935年开始在海内外上演以来,至今屡演不衰、老少咸宜,已经有75年之久的历史了,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导演和观众,乃至世界上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上演过,并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与高度好评。甚至毫不夸张地说,《雷雨》里丰富多彩的八个人物和复杂、曲折、尖锐、多变的戏剧情节,在中国早已经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不管是有文化的与没文化的观众,都能够如数家珍似的热爱这一切,以至能够整段整段地背诵剧中不止一处的精彩台词。

这里,不妨举出一个例子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