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祖国啊,我回来了!(10)

老师曹禺的后半生 作者:梁秉堃


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使他惊叹它们的“博大精深”,“神奇无比”,并且为他的“绝美诗情”、“浩瀚的想象力”所倾倒。当他接触到契诃夫的时候,他觉得他简直看见了完全不同的戏剧世界。那儿没有“张牙舞爪”,没有人为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平淡的艺术”,而正是在那种“平淡的人生叙述中”使人“感到生活是那样丰富”。它们不是震撼人心的,却紧紧把人心揪住。

这些大师的艺术,使他“佩服”,并且学到许多“写作方法”,但这还只是他整个教养中的一部分。幼时的诗文教育。虽然当时觉得是苦差事,但却给他打下扎实的功底。那些“偷看”的闲书也曾使他“心驰神往”地“着迷”;而《史记》、《通鉴》和元曲、明清传奇,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也启发了他对历史、对生活的认识,培养了他的审美情趣,使他真正体会到“民族气味”。

就在这种看戏、演戏、“杂学旁收”和对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研读中,曹禺成长了。他像吃百家奶长大的一样,是多方面营养培育了他,使他有一个可以消化、吸收一切“杂粮”的胃,因而比自己的同龄人更健壮、更早熟。所以,二十三岁的年纪,就能一鸣惊人,向社会贡献了他的《雷雨》。

《雷雨》是时代的产物。没有话剧运动先驱者的艰辛开垦,没有《雷雨》前三十年的探索、实践,任何天才也不能一蹴而就写出《雷雨》。《雷雨》也是应运而生。

早在《雷雨》之前,中国的话剧已经经历了艰难创业、早期摸索、学校演剧和左翼戏剧运动等几个时期,产生了欧阳予倩、田汉、丁西林、郭沫若、洪深等前辈的剧作。话剧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群众中产生了影响,取得了成就。但是,由于中国话剧是伴随民族危亡和政治斗争而产生的,在历次革命中,它都起到了思想准备、舆论准备的作用。因而人们在重视它这一战斗传统的同时,更多的是看重它的宣传工具的作用,而比较忽视它自身发展所要求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出现了一种话剧运动有时轰轰烈烈,而流传下来的剧本却寥寥无几的状况,大量的配合政治斗争的宣传剧,因为“标语化”、“口号化”时过境迁而被淘汰。这种情况无疑给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的发展都带来了障碍,影响了话剧艺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而从事戏剧活动的人和热爱话剧的观众,也迫切希望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更高成就的剧作问世。就在这个时候《雷雨》出现了,它引起了轰动,成为中国话剧已经成熟的标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