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余光中/愁乡的年十六

台湾故事会 作者:东南卫视出版中心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赴台,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曾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写了一辈子诗,出版过20余部诗集,同时他还是文艺批评家、翻译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昨夜你对我一笑

到如今余音袅袅

我化作一叶小舟

随音波上下飘摇

…… ……

昨夜你对我一笑

我开始有了骄傲

打开记忆的匣子

守财奴似的又数了一遍财宝

1951年,诗人余光中刚从大陆到了台湾,那会儿还只是个青年,进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就读。一个偶然的机会,写了五首诗在报上发表,其中一首就是日后被大作曲家周蓝萍谱了曲子,被广泛传唱的《昨夜你对我一笑》。这首歌描写初恋的情怀,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味道。在那个传统保守的20世纪50年代,初坠情网的人经常都会脱口唱出“昨夜你对我一笑,到如今余音袅袅”这种含蓄优美的情歌,跟时下那种穷吼瞎叫的情歌真是太不一样了。

其实余光中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写诗,这一写就写了60多年。头发虽然写白了,但是名气也越写越大,台湾的学生不知道他还不行。交个女朋友总得从他的诗里头抄两句,不知道他的诗,那太逊了。因为余光中的作品不但列入了教科书,学生们不得不读,而且还成为各种考试的题目,学生们就更不能不了解了。很多学子,随着余光中的诗一块儿长大。但奇怪的是,余光中的诗好像永远写不老。他所使用的文字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其实深不可测。有人说这得归功于他的文化底蕴。余光中的诗将美学思考、人文关怀、技巧表现,一甲子风起云涌,熔铸于方寸之间。

不仅是诗,就连在诗以外的散文、翻译、评论、编辑等各个领域,余老师都有一手,只要写出来就掷地有声,只要一出版,那肯定流传久远。

这样的文学大人物,我们来说他的故事,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他的作品切入。好了,老邓今天用他的诗《乡愁》作为开始,给您解读余光中的故事。

《乡愁》这首诗共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1940年抗战期间,余光中那会儿12岁,就读于四川的教会学校,住在借用民宅的校舍里头。父母亲因为工作忙,不能常常来看他,余光中孤零零一个人,特别想家,尤其想念亲爱的妈妈。于是他就开始写信,每封信贴上一张邮票,好像向母亲倾诉了所有的思念之情。

这是余光中小时候的乡愁,他成长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乡愁除了居无定所的家愁,也有着国仇民怨。原籍福建永春的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抗战期间全家流亡在江苏、安徽一带的沦陷区里,1938年跟着母亲逃往上海住了半年,又乘船经过香港、越南,然后又到了昆明、重庆,绕了一大圈,最后在重庆跟父亲重聚。

日军铁蹄踏过锦绣江山,断了回家的路,又不能常常依偎在父母亲的身边,十几岁的余光中很不安定,于是用邮票做象征,表达他小时候那一股不安定的乡愁。那长大后的余光中呢?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这一段,乡愁的象征从邮票变成了船票,从两者的对比中可以找到诗句隐含的意义。邮票价值不高,但是船票很贵;邮票贴上了,信就可以寄到,船票买了,可得渡过汪洋大海,费时又有风险。所以船票代表的是时间和空间,远比邮票大多了。

后来余光中跟随父母从厦门经香港到了台湾,考进台大外文系,并且开始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作品。从台大毕业以后,按照当时的规定,人人都要去服兵役,余光中凭自己所学,在部队做了编译官。

1956年,余光中和范我存女士结了婚,妻子出身书香门第,两人夫唱妇随,和乐融融。余光中是才子,自然多情,那会儿他到了大西洋彼岸,时时思念在台湾的妻子范我存。

算起来余光中曾经三度到美国求学和讲学,第一次在1958年,他的第一个女儿珊珊出生的那一年,他去美国爱荷华大学深造,修习文学创作和现代艺术。太平洋彼岸,每天吃着单调的三餐,在一页又一页的英文书里,余光中的乡愁怎能不浓烈?这段诗他用船票做思念的象征还有个原因。那时候从台湾到美国一般人都是搭轮船去,几千里的海上距离,单程就要一个多月,在船上那种思乡之情,非常刻骨铭心。接下来,我们来看《乡愁》的第三段: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段文字是在悼念母亲的去世,这件事情对余光中影响很大。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母亲带着他从江苏逃难。当时距离日军只有几十里地,第二天那个地方就成了沦陷区,惊险万状。所以余光中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感情至深。在这段诗里,他用坟墓做乡愁的象征物,无疑代表了诗人内心最深切的痛楚。

余光中的母亲孙秀君女士是江苏武进人,晚年在台湾去世,但却不得归葬故乡。几近绝望之中,余光中感受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剧。他曾经说过,所谓乡愁,如果是地理上的,那么只要一张机票或者车票,带你到熟悉的门口就可以解决了。如果是时间上的呢?那所有的路都是单行,所有的门都闭上了,没有一扇能让你回去。母亲的灵魂归乡无门,诗人叹息母亲这一生永远都魂牵故土,这就使余光中的诗有了如此忧伤的调子。

《乡愁》的第四段可以说是这首诗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一段,是余光中当时在几近绝望的心情之下写出来的: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一家当年赴台湾之前,曾经在福建厦门住过一段时间。20世纪70年代,碰巧余光中住在台北厦门街,巷道里头花木扶疏,非常近似厦门的鼓浪屿。诗人兴起了怀旧之感,离开祖国大陆20多年了,可那时两岸关系非常紧张,看来有生之年回大陆绝无可能。就在这种绝望的心情下,诗人饱满的情绪,如同水瓶乍裂,瓶中之水一泻而出。《乡愁》这首诗,据说就在20分钟之内写了出来。后来有人问余先生为什么才思那么敏捷,短短时间,就写出这么一首好诗。余光中回答:其实不然,写这首诗,我的感情酝酿了20多年,到今天我还记得21岁离开大陆回头看厦门鼓浪屿的情景。

余光中说的话,写的诗,令人感受到大时代之下个人是多么的渺小,只能远望故土逐渐消失在海平线之外。隔绝家园的,竟然只是一湾浅浅的海峡。40多岁的余光中用诗写出了那个时代两岸中国人的苦闷,他的笔风也就此进入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他早期的诗比较格律化,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旁探西洋艺术文化,终于成就了他波澜壮阔、厚重深情的诗风,也使他成为台湾现代诗人的旗手。

他的文学创作在两岸民众之间拥有大批的拥护者,还获得了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这位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各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创作的四度空间”成就卓著的老人,总计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总共加起来50种。不夸张地说,余光中先生,生活在当今,但名字却已经进入了中国新文学的历史。

退休以后的余光中没有休息,仍然笔耕不辍。在《炼石补天六十年》这篇文章里,他自述从年少的“诗孩”写到了“诗翁”。他说,那稚气的少年绝对没有想到,起跳的这颗诗心会一直跳到80岁。60年后坐在窗前写诗,但窗外不再是山,而是茫茫的海峡。

近几十年来随着两岸交流逐渐扩大,余光中老师老当益壮,马不停蹄,频频奔波在大陆各地,参加很多的学术活动,为青年朋友们讲学,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说到这儿,我禁不住想起一件陈年往事,这跟余光中老师的诗大有关系。1975年6月6日,台大文学院毕业的杨弦,一位歌手,在台北中山堂用余光中老师的八首诗,举行了一场诗歌演唱会。那天的演唱会一票难求。老邓我坐在台下,听着用余光中所写的诗谱曲演唱的所谓新民歌,心情真是不可言喻。在这场演唱会上,《乡愁》被叫做《乡愁四韵》,好听极了。这场演唱会的成功,后来造成了台湾所谓中国现代民歌的运动风潮。这个风潮造就了不少歌手,像蔡琴、李宗盛、胡德夫、齐豫,都是在这个风潮里面孕育、长大、成熟的,现在都成了雄霸一方的大腕歌手。老邓当时受这个音乐会的启发也投入其中,组织了“乡音四重唱”合唱团,进了演艺圈。所以说余光中的这首《乡愁》真是影响深远哪。

不过,说来说去,我还是喜欢余老师的诗唯一被写成流行歌的《昨夜你对我一笑》:

昨夜你对我一笑

到如今余音袅袅

……

昨夜你对我一笑

酒窝里起了狂涛

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