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轻粉软彩映太平(2)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 作者:马未都


 

1.“粉彩”这一名称是在以下哪个时期出现的?

A. 雍正时期B. 乾隆时期C. 道光时期D. 光绪时期

马未都评:“粉彩”这个名字出现得很晚。刚才我们说过,它的名称叫“洋彩”,就是因为它是从西洋传进来的。传进来的时候,它叫“珐琅彩”。珐琅彩是不可以普及的,是宫廷独有的,非常贵重。它不可以普及到民间,而我们民间要欣赏到这种艺术,怎么办呢?模仿、山寨。于是从康熙晚期,到雍正、乾隆时期,民间大量地仿造,“珐琅彩”也有了一种新的称谓叫“洋彩”。整个乾隆时期、清朝中叶,基本都叫“洋彩”。到了清代后期,才在文献中出现了“粉彩”一词,这就彻底国产化了。

答案:A. 雍正时期

2.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是哪国人?

A.德国人  B.意大利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马未都评: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对西方传教士存有戒心,不许他们传教。郎世宁能画宗教画,后来一直在宫廷做画家,为中国皇帝服务了一辈子,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郎世宁是意大利人,他来到中国时已经27岁了,活了78岁,按照中国过去的标准他算高寿谢世。乾隆皇帝特批银两,说要善待郎世宁的后事。他就葬在北京,今天还能看到他的墓碑。

郎世宁对清代宫廷绘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还协助年羹尧写了一本书,叫《视学》,带来了西方人对绘画的一种认知。西方人绘画讲究透视,近大远小,有一个透视关系;在画一张画的时候,一定是站在一个视点上把整幅画完成的。而中国人不是这样,可以以任意一个视点画,通过多视点来表达内心的感受。郎世宁带来了西方绘画的基本原理,教中国人怎么去画,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中国绘画技巧。所以我们今天看到郎世宁的绘画中既有西方绘画技巧的体现,又有中国绘画技巧的体现,他把两种文化的绘画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郎世宁的真迹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是高价。

 

答案:B 意大利人

3.“粉彩”又被称做什么?

A. 硬彩B. 软彩C. 新彩D. 五彩

马未都评:五彩被称为硬彩,粉彩被称为软彩。为什么说它是软彩呢?首先它表现得非常柔和,一反五彩那种强硬的表现方式,不是单纯用大红大绿来表现色彩感受,而是通过在彩底加粉把它的过渡描述出来。这反映的是什么?它为什么不在康熙的初期、中叶出现,而是在康熙的最晚期出现,经过雍正时期的完善,到了乾隆时期发扬光大呢?是因为这时候我们的社会趋于平和,我们的社会变得柔软、温和起来,粉彩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今天社会上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相较我年轻的时候,已经算是非常缓和的了。历史上也是一样的,在康熙平定江山后,社会日渐富足。我们今天总说“康乾盛世”,历史上说的则是“乾隆盛世”,这是认为康熙时期还达不到盛世的标准,那么在“乾隆盛世”时社会已经非常富足,人们的基本诉求都能达到。就是温饱没有问题,过去的要求很简单,能吃饱穿暖,社会就变得非常温和。粉彩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反映的就是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它软渗透的是一种温情。

答案:B. 软彩

4.这只粉彩花卉纹碗上面描绘的是以下哪种花卉?

A. 玫瑰B. 月季C. 蔷薇D.芙蓉

马未都评:题中提到了四种花卉:玫瑰、月季、蔷薇、芙蓉。我们知道玫瑰是代表爱情的,所以送人家的时候一定要送玫瑰,千万不能送成月季。

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怎么能把月季跟玫瑰准确地区分开来?不能靠颜色。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玫瑰的刺坚硬,轻易弄不下来,所以卖玫瑰的人都拿个大铁钳子在那儿,那个刺很容易伤手,因为它长在枝干上,也就是长在“骨头”上了;而月季的刺是柔软的,长在“皮”上,一掰就下来了。以后女士在接男朋友送的花时先掰掰这刺,掰不下来的就是玫瑰。中间这一束是蔷薇,它们都是同一科的,玫瑰代表爱情,月季代表生活美好。当你有心情在家里插一束花时,说明你的生活是高水平的;当每个人都有心情去插花时,说明全社会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很大程度上,我们用花卉表达的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心境。雍正时期画这么漂亮的花卉,表明了当时社会的富足,道理跟今天我们喜欢在家里插花、在公共场合插花是一样的。

答案:B. 月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