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汉武帝和窦太后“斗法”(2)

皇帝家的那些事儿 作者:胡卫红


推崇儒学和重用儒士,意味着“无为”思想淡去、“有为”思想抬头,也意味着“文景之治”的终结。风暴就要来了,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以窦太后的政治嗅觉,岂能闻不出味儿?所以她果断出手,逼迫刘彻撤了卫绾、直不疑,起用窦婴为丞相、田鼢为太尉。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为人耿直,不喜奉承,曾因得罪窦太后而被革出宗门,后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又重获信任。田鼢是刘彻的生母王太后的弟弟,为人贪鄙。窦婴和田鼢都喜好儒术,明里顺从窦太后的意思,暗中却是另一套。他俩又推举儒士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赵绾和王臧又联合向刘彻推荐了他们的老师、鲁国大儒申培。申培公是研究《诗经》和《春秋》的权威,已经八十多岁了,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相当于高级顾问。这样一来,朝廷的主要职位都姓“儒”了。

虽然刘彻上次被祖母拂了面子,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独尊儒术”和建立“有为政府”的计划,只是变得谨慎了,一方面,他依照约定,朝廷所有政事都随时向窦太后请示;另一方面,他跟窦婴、田鼢、赵绾、王臧、申培等人一起,小心地迈动着改革的步伐。根据王臧的建议,刘彻模仿“古制”,变革历法、服饰、天子的巡狩礼仪,设明堂接待诸侯和举行各种仪式等。这些改革措施用的虽是儒礼,但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制度,窦太后自然不会干预。刘彻的胆量渐渐大起来,又出台了两条政策:

一是所有诸侯都必须回各自的封地;

二是外戚行为不端者要革出宗门。

从表面看,这两条政策堂堂正正,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窦太后的权势为何能跟皇帝以及朝臣们对抗?因为她是一个重视骨肉亲情的人,深受刘氏宗族和窦氏外戚的拥护和爱戴,他们也成了她的力量之源。如果将刘氏宗族遣回封地,变着法子将窦氏外戚革出宗门,等于斩断了窦太后的羽翼,她一个老太太,还能有什么作为?

以窦太后的政治警觉性,岂能看不出其中的玄机?只不过,她一时不能决定采取何种程度的反击,所以暂时不动声色。赵绾又向刘彻建议:窦太后喜好黄老术,讨厌儒学,政见难以相合,以后不要再跟窦太后商量政事了。

窦太后听说此事,终于怒气勃发,质问赵绾:“难道你想做第二个新垣平吗?”

新垣平是汉文帝时的一个术士,因谋反被诛灭三族。这个警告可以说极其严厉了!

随后,窦太后命人找出赵绾、王臧的罪证,将二人交给官府治罪。赵绾、王臧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在狱中被逼自杀。推荐王臧、赵绾的丞相窦婴和太尉田鼢引咎辞职,而刘彻的所有改革措施全部被29 叫停。

至此,刘彻在与祖母的较量中一败涂地。他也深刻认识到,皇位不等于权力,他享有帝王之尊,帝王之权却在祖母手中。

但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祖孙斗法,注定是年轻者胜出,因为“岁月不饶人”,老年人再怎样有能力也都会输给时间。公元前136 年,窦太后去世,刘彻再无顾忌,开始了大规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行动,“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后相继出台各种改革措施。至此,一个崇尚极权的新时代来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