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巧妙应对上司的灰色情绪

用感情解决问题最有效 作者:李光彩


我们每天都要和上司打交道,但并非每天都能看到上司满脸笑容。今天走进办公室,可能发现上司的表情已经多云转阴,明天还没见到上司,可能已经听说了刚刚掀起过的一场“暴风雨”。

面对上司的灰色情绪,你该怎么办呢?

2006年的职场中,有一件惊动外企圈的“史上最牛的女秘书”瑞贝卡所引发的“邮件门”事件。瑞贝卡是一位在公司服务了多年的高级秘书,她的上司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高级经理。一天晚上,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纯初也没有联系到瑞贝卡。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第二天凌晨1点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用英文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并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两天后,这位秘书回了一封更加咄咄逼人的邮件,回信的对象选择了EMC(北京)、EMC(成都)、EMC(广州)、EMC(上海)。这样一来,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

很快,这封邮件被数千外企白领接收和转发,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收到过这个邮件。很多人还在邮件上留下诸如“真牛”、“解气”、“骂得好”之类的点评。后来,事件的直接后果是:瑞贝卡很快辞职,网络也有传言,陆纯初也由于此事件,很快就被EMC调离原任。

上司也是人,也会情绪不好,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作为下属,面对上司的灰色情绪,以硬碰硬,一定不是上佳选择。比较好的办法是:

第一,一定要保持冷静,避免踩中“情绪雷区”。

上述案例中的瑞贝卡就是雷区的牺牲品,做了上司灰色情绪的加强版传染媒介。

坏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说一位丈夫在单位里挨了领导的骂,憋着一肚子气回到了家中。吃饭时,妻子仍然温和地夹菜给丈夫,丈夫竟说:“我自己没长手吗?不是我说你,这菜是越做越难吃!”这时候,平时总让妈妈夹菜的儿子撒娇地说:“妈,我要吃鱼,帮我夹。”妻子转头就是一句:“你自己没长手吗,自己夹!”这时,平时和儿子玩得最好的小猫正朝他摇尾巴,儿子心里窝着火,朝它狠狠踢了一脚。那猫冲到街上,正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轧死了旁边的一个小孩。

坏情绪常常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引起激烈冲突甚至导致人身伤害的事,屡见不鲜。

作为下属,当上司的坏情绪来临时,一定要冷静,试着为上司的坏情绪找找原因,或者工作出了故障,或者他的上司批评了他……这个时候要沉得住气,不要做不良情绪的传播中介。

第二,主动退一步。

当发现上司情绪不好,或者上司对自己的谈话反感时,要主动退一步。因为上司发火在所难免,作为下属,要妥善处理,懂得退一步。否则,定会影响工作的心境和上下级的关系。

菲莱邱出任古巴公使前,有这样一段故事:

作为罗斯福的好友,在罗斯福继麦金莱就任美国总统之后,菲莱邱曾到华府拜谒他。事后,菲莱邱曾自述他到总统的府邸谒见老友的情形:

“我那位老友站着向我微笑,把手搭在我肩上,说:‘你需要什么?’当他问我此话时,哈哈大笑起来。但是,我觉得他这一笑是为了掩饰一些厌恶。或许我不是唯一急于加入政治生涯的人,……因此,我也笑着表示,我并不需要什么。他显然宽心多了,说道:‘怎么可能!你是这班人中唯一的人才,其他人不是做官升职,就是入了监狱。’当时我意识到他对许多前来谋职的人已很反感。于是寒暄几句,我就此告退了,带着一本西班牙文的自修字典,回到家中开始准备外交的职务。大约一年之后,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要派遣一位美国的第一公使前往哈瓦那的公告。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我一向对古巴颇为熟悉,而且我一直在研读西班牙文,我认为我早已非常熟悉那个地方了,其余的事情就更容易了,我只需再到华府,把我的衷心希望及以往的研究告诉罗斯福即可。果然我的目的达到了。”

菲莱邱很明智。当初,他感到罗斯福的心中隐约藏有一份莫名的反感,于是,伺机引退,以等待另一个时机。

其实许多时候,由于时机不宜,对于我们的建议、意见或者是某些方面的自荐,上司表现得有抗拒、反感之意,这类情况是常有之事。当我们遇有此种障碍之时,最好是设法回避。因为在许多事件中,能够稍微地退让一步,反倒是使我们达到真正的目标的妙策。

第三,先忍一忍,事后再做解释。

当上司发脾气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以柔克刚”。

硬起头皮来洗耳恭听,正确则心里接受,错误则事后再找机会说明。这比马上辩解、火上浇油要高明得多。因为,对情绪尚处于激动状态的上司做任何辩白,在效果上都是徒劳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能找机会在其他时候把问题解释清楚。我们可以在上司发完脾气、安静下来后,再找个合适的时间来做解释。而且,最好能经过一个黑夜的间隔,使上司有机会平息心境,反省自己的态度、措辞和方式方法问题。

一般来说,人发完脾气后,都是会有些懊悔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上司的这种心理,并恰当地利用,从而使谈话能够趋于平和,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心理氛围。

同时,我们这样做也表明:自己并没有忽视上司的训话,并且进行了自我反省,希望有机会进行改正。

如果上司对你的责难是错误的,你就更应该在事后澄清,洗去不白之冤。

在面对上司的灰色情绪时,尤其要记住一点:情绪仅仅是情绪,并不代表上司对你的真实评价,用不着太在意。而且,情绪像一张纸燃起的火焰一样,很快就会自行熄灭,前提是不要往火中添加燃料。所以,对待上司的坏情绪,如果不知如何应付的话,不如什么都不做,静待其自行消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