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圣人之路

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 作者:杨二十四


程长庚,男,祖居安徽怀宁石牌镇,落生于安庆潜山县西南部王河镇程家井村。

生于清嘉庆十六年,辛未年十月初七日,公元1811年11月22日。

卒于清光绪五年,己卯年十二月十三日,1880年1月24日,亥时,晚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间。享年六十九岁。

本名椿,家谱上写程闻檄,别名闻翰,字玉山,又字玉珊,别号荣椿。享名后,寓名四箴堂,又号四箴堂主,尊称大老板、大老班。乳名长庚,后来由舅父指定为艺名。

那年头,不登记身份证,取名字方便。不过,像程长庚这样有这么多的名字,倒也罕见。这代表程氏家族对程长庚的期许很多,也说明程长庚祖上有不同寻常的显耀。

怎样算显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程长庚的祖上,就是个读了好多书的人。

宋朝程颐,就是程长庚祖上,“程朱理学”中的“程”。这位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代大儒,高级知识分子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其实祖上的祖上,还可以追溯,可想必是没有更加拿得出手的了,所以到此为止,以程颐立祖。

程颐,北宋时人,略晚于王安石。搞教育工作,顶级的才智之士。他死的时候,朱熹还没有出生。论资排辈是朱子的老前辈,朱子算他的四传弟子。

在众多的孔子语录中,程颐强烈推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圣人之志”。这既是他的研究课题,也是糊口的饭碗。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人如何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培训一些圣人。

安抚老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坦率地说,这也是说教之词、片汤话,看不出什么玄机。但是,程颐就有本事把圣训炒作成“圣人培训班”的招牌。在当时,这个圣人培训班发的文凭还是相当好使的,毕业之后免试推荐当公务员。圣人还了得,哪个部门不需要呢,于是就成了当时的热门专业。

研究课题有国家发津贴,教弟子有谢师礼,程颐家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那年头,大家都熟读《论语》,也只有他,能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当饭碗,丰衣足食,混了一辈子。程颐,果然了得。

以程颐才智,其实一早知道无法真的培养出很多圣人,超凡入圣毕竟太难。“培养圣人”是营生之道,当然如果能顺便培养出几个圣人何乐而不为呢。实际上口号可以喊,没成圣人只能怪自己资质不够,不退学费!成圣人本来是顺便的事,也就不好深究了。

无论如何,这条孔子语录,象征着程门最高的荣耀。程颐自己享受到了这条语录带来的福祉,进一步,也盼着能将其当铁饭碗给后世子孙传承下去,为此他还特别写了一份《河南程氏遗书》的遗嘱。

《河南程氏遗书》看上去是一本道德手册,实际上是一个饭碗。就类似如今的《财富一点通》、《有钱好好用》这类的书,应该当做应用类工具图书来理解。

遗憾的是,之后的程门后人,完全没有破译遗嘱中的密码,反而做了错误解读。程家后人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当真了,走了圣人之路,没将其当作谋生技能。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被当作家训,在程门一代代地流传。程氏子弟,也一代代地做着成为圣人的尝试,从来没有放弃过。岁月蹉跎,一转眼蹉跎掉了五十代人。果然,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圣人。到第五十代时,不但圣人的路没找到,连生计都成了问题了。

如果在一件事上持续付出,那么就算不够幸运,排队也应该能排到好运。终于,上天安排了,程门在五十一代出现圣人。

程长庚就是上天选中的,他就是程颐的第五十一代。遗憾的是,在他出生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幸运。事实上他的童年时代,也没有任何会成为圣人的迹象。程长庚守着贫困过了一个悲剧的童年,即使是在精神上也没有富足感。

圣人的形式也分很多种,程家这次出的,是一代戏剧圣人。程长庚将来的头衔就有“伶圣”,历史评价他是“优人大成至圣先师”。

此外他还有很多头衔:剧神、前三鼎甲、老生三杰、京剧鼻祖、开山祖师、至圣先师、老生泰斗、乱弹巨擘、京剧之父、精忠庙庙首、同光十三绝之首等一系列的称号。在梨园行,他当真是称圣称祖。

程长庚将亲手开启京剧走向巅峰的时代。在未来,那个时代的巅峰人物,几乎都由程长庚开枝散叶。围绕他的,是一堆了不起的划时代的伶人。孙菊仙为北子,谭鑫培为义子,汪桂芬为琴师,杨月楼为接班人。

程长庚这辈子做人,也确实是按照“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去实践的,最终走上了圣人之路。

由这个结论看,其实程门家训终于还是用上了。但是圣人的成材率实在太低,前五十代程氏子孙无奈地走了个过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