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当时采取了以书养书、以盈补亏的策略
解放以前,我国出版物的发行量除了教科书能印几十万册外,其他一般书刊,能超出万册的很少,有的一次只印一两千册;而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由于读者面狭窄,甚至只能印几百册。但是后者恰恰是高精尖的精神产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怎么办?父亲当时采取了以书养书、以盈补亏的策略,也就是用发行教科书的盈利来弥补印刷学术著作的亏损。因此,当时的中华书局对于作者的稿费、版税并不单以销数多少为依据。有些高端的学术著作,即使亏本,稿费和版税也都定得比较高,让作者包销书籍或者赞助出版费用的事情绝无仅有,至于出卖书号更是无从谈起了。因为当时注册出版社的程序相当简单,这本书你这里不出,还可以拿到别家,甚至还可以自己注册出版。也许正是当时的这种大环境,才孕育出父亲综合经营的思路吧。
父亲常对他的同事们讲:“作者、读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他要求所有经营部门的同事对待读者一定要热情。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二十年代的一天,父亲看到一个顾客在书画柜买一本玻璃版字帖。在营业员找钱包扎的时候,父亲走过去对那个顾客讲还有多种新出的书画可以一并看看,然后逐一给那人介绍。顾客很高兴,最后买了40余元的书画、碑帖,欣然而去。第二天,书局董事汪幼安来见父亲,对他说:“江宁镇守使王延桢君昨天来购物,遇一戴眼镜能说北方话的营业员,招待殷勤,他很佩服,要我转告你不要埋没这个人才。”父亲大笑:“是即鄙人也。”汪听后亦哈哈大笑而去。
中华书局的成功,固然得力于父亲的敏锐和经营有道,但更与当时学者文人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1949年以前,中华书局出书达5800余种,作者数以千计,其中不少人在学科领域内颇有建树,卓然成家。荦荦大者有梁启超、马君武、谢无量、徐志摩、郁达夫、郭沫若、郑振铎、巴金、徐悲鸿、刘海粟等等。
中华书局与学者文人的关系是良好的,也是互利的。中华书局对作者的版税从不拖欠,对作者的约稿恪守信用,约后即使不能出版,也要说明理由并支付相对低一点的稿酬,而作者借支稿酬更是常有之事。
作为委身书业的知识分子,亦可把出版当作教育机关,在贯穿智民之梦的同时,还可以用来安身立命。同时,现代稿酬制度的确立,也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经常性的收入来源,对他们的生活不无补益。出版社跟文人学者的互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