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督教文明(3)

人类的故事 作者:(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领袖兼精神导师了。

历史的舞台已是万事俱备,似乎又在等待某位能人的出场。这个人就是公元590年粉墨登场的格里高利。格里高利出身于旧罗马的贵族世家,曾是罗马市市长,后皈依基督教,并迅速成长为主教。格里高利志向高远,他本想成为一名传教士,远赴英格兰感化异教徒。但最后,他机缘巧合地在圣彼得大教堂登上了教皇的宝座。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14年的教皇,在他死时罗马主教(即教皇)已经被全西欧的教众公认为基督教会当然的领袖。

但是此后罗马教皇的势力范围仅限于西欧,并未能延伸到东方。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依然秉承古罗马的旧习,奥古斯都和提庇留的继承者们(即古罗马的皇帝)身兼政治首脑和教会领袖两职。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原名帕里奥罗格)战死,辉煌1000年的东罗马帝国土崩瓦解。

就在几年前,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亚嫁给了俄罗斯的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不仅继承了君士坦丁堡的血脉,还顺理成章地沿用了拜占庭的原有传统,如古老的双头鹰徽记就成了俄罗斯的象征。此外,莫斯科大公原本只是俄罗斯最有权势的贵族,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至高无上的沙皇,享有与罗马皇帝同等的威严。在俄罗斯,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奴隶而已。

从外观上来看,沙皇的宫殿完全是东方式的,俄罗斯人自认为这很像亚历山大大帝的王宫。据说,这种建筑风格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在很久前从亚洲和埃及学到的。是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但它却又没完全消亡,而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在广袤的俄罗斯草原上生根发芽,继续辉煌了六个世纪。直到最后一任顶着拜占庭双鹰徽记皇冠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死后,拜占庭帝国的生命才真正走到了尽头。尼古拉二世死后被人扔进井里,他的儿女无一幸免。皇室和教会的传统特权被彻底废除,基督教会在俄罗斯的社会地位又和君士坦丁大帝之前的罗马时代一样了。唯一不同的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命运大相径庭。

查理曼大帝

普瓦捷战役虽然挽救了欧洲被穆斯林侵吞的命运,却始终无法消除失去罗马警察后的混乱局面,对欧洲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尽管北欧的蛮族已经投入基督教世界的博大怀抱并向罗马主教表示了忠诚,但可怜的主教仍然对自己的地位和权势感到惴惴不安。因为说不定哪天就有新的蛮族横空出世,进逼罗马。因此,这位最至高无上的精神领袖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寻找一位能拯救自己于危难的强大的军事同盟,这点非常必要。

神圣而务实的教皇开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绞尽脑汁寻找强大可靠的盟友。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支前景美好的日耳曼部落,即法兰克人身上。他们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长期盘踞在欧洲西北部。公元451年,他们早期的一位国王墨罗温曾在加泰罗尼亚战役中帮助罗马人打败匈奴。后来,墨罗温的子孙创建了墨罗温王朝,并趁罗马动荡之际侵占罗马的领土。公元486年,墨罗温王朝的国王克洛维自认为实力已经足以与罗马一较高下。遗憾的是,他的继承者尽是些无能之辈,他们把国务全部交付给首相,形成了所谓的“宫廷管家”的历史奇观。

著名的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继承了父亲的宫相职务后,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宫廷管家”首当其冲。当时的国王是一名纯粹的基督教徒,整日沉迷在神学中而毫不关心政治。丕平去征询教皇的意见,得到的回答是:“政权应该归实权人物所有。”丕平心领神会,在劝说墨罗温王朝的末代君主希尔德里克出家后,在日耳曼其他部落的拥护下自封为法兰克国王。但一个蛮族的国王并不能使野心勃勃的丕平满足,他憧憬得到更大的权力和荣誉。为此,他特地邀请当时西北欧最受欢迎的传教士博尼费斯主持他的加冕仪式,册封他为“上帝恩赐的国王”。就这样,所谓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