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督教文明(5)

人类的故事 作者:(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希望于西法兰克国王,而是求助于阿尔卑斯山后的日耳曼各部落的统领萨克森亲王奥托。

奥托及其臣民一直对意大利的蓝天白云和善良人民颇有好感,他获悉后立刻派兵拯救教皇。为了感激奥托的鼎力相助,教皇利奥三世册封他为“皇帝”。从此,查理曼王国的东半部被称为“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存在了839年,直到公元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荣登美国总统才寿终正寝。这个把古老的日耳曼帝国毁于一旦的野蛮家伙,原本只是科西嘉岛的公证员之子,却在参军后屡立奇功,并最终站在了整个欧洲权力的巅峰。但他还不满足,邀请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 教皇为自己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对教皇而言,加冕仪式着实令人尴尬,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矮子戴着帝国皇冠,宣称自己是查理曼大帝最优秀的继承人。这个威风赫赫的人,就是拿破仑。虽然历史变幻莫测,但无论怎么变化,也无非只有那几种模式,恰如人生。

教皇与皇帝的权力之争

想真正理解古代的人们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比方说,虽然你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祖父,但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衣着,甚至行为都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尽力理解他,但为什么你总是一无所获呢?为了帮你拨开心中的疑云,我要为你讲述一个关于你的二十五辈之前的先辈们的故事。只要你细细咀嚼,认真思考,就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中世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非常俭朴,一生平淡无奇。即使一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但他的生活轨迹最远也只限于周边地区。除了少得可怜的少抄文献外,那时再也没有任何其他印刷的书籍。各个地方都能看见一些勤奋的教士在向人传授读书、写字和算术,而科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却早已随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覆灭而长眠于地下,无人问津。

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大都来源于口耳相传的传说。这些故事虽然经历了无数代,但仍然保留了历史的主体部分,即使有出入也只是细节性的,根本无伤大雅。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尽管两千年过去了,印度的母亲们在哄孩子的时候仍然习惯性地用“伊斯坎达”吓唬他们。伊斯坎达就是公元前330年纵横印度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他的故事在几千年后仍然在印度大地上经久流传。

中世纪早期的人们没有从书本上学到任何关于古罗马文明的知识,在很多方面也显得懵懂无知,甚至还不如现在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无比空洞的罗马帝国,在他们心中却是如此生动鲜明。他们不仅能亲身感受它的存在,还自愿尊奉教皇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因为教皇当时就住在罗马城,他代表着罗马帝国至高无上的威严。自查理曼大帝和奥托大帝重塑了“世界帝国”的辉煌形象,缔造了神圣罗马帝国以来,这个模式已经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因为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世界。

然而罗马却存在两个继承者,这使中世纪忠厚老实的人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尽管中世纪的统治观念非常明确:皇帝是传统意义上的最高裁决人,负责解决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教皇是精神世界的统治者,主要职责是教化民心。但事实上,这个制度从来没有正常地实施过。皇帝想方设法涉足教会事务,教皇也毫不示弱,千方百计对国家事务指手画脚。长此以往,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不断升级,战争在所难免。

这可苦了普通老百姓。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就必须既听命于国王又服从教皇。但皇帝和教皇势同水火。是应该做忠贞不二的基督徒,还是誓死效忠皇帝,人们难以抉择。

这种二选一的抉择实在是太难了。如果正好碰上了一位能力过人、经济富足的皇帝,那他完全有能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军罗马,必要时还会围攻教皇的寝宫,逼教皇就范。但事实上,历史上鲜少有这种情况发生,教皇的权势似乎更强大。一旦皇帝或国王违抗教皇的命令,就会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被开除教籍。这就意味着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