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君子之交淡如水(5)

魏晋风尚志 作者:王升


自绝交书公布天下后,嵇康仍能放心地将子女托付给山涛,而山涛也在嵇康死后如此有情有义地照顾嵇康子女,这二人的关系到底是好是坏令人费解。其实仔细分析当时的情境,嵇康写出绝交书也许是别有用意的。当时那种环境之下,可能嵇康已经意识到朝廷有人想害他了。魏晋时期司马集团为免留后患,一人犯错,亲友连坐。嵇康可能一是不想连累好友山涛;二是想为子女找个可以放心托付的下家。虽说自己老婆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亭公主,可是当时司马当道,曹家早已失势,娘家这边人肯定是不能依附的,身边的朋友,阮籍虽与自己私交甚好,可阮籍是一酒鬼,这老小子最长醉酒记录多达六十余天,万一哪天没钱买酒了,谁能保证他不会把我一双儿女当了换酒喝,再三权衡之下还是觉得山涛最为合适。依着嵇康孤傲痴狂的性子,索性就来招狠的,要么不忽悠,要忽悠就把全天下人包括后人都给忽悠了,于是便有了最大的“谎言”——《与山巨源绝交书》。

如果仅仅凭此猜测,或许不足为信。虽然山涛的为人,很多历史材料上都评价此人热衷功名、贪恋仕途,更有“贰臣”之称。但《晋书?列传第十三》上是如此描述的:“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意思是说,山涛很早就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年纪轻轻就器量不凡,卓尔不群。而且山涛后来“虽居高官荣贵,却贞慎俭约,俸禄薪水,散于邻里,时人谓为‘璞玉浑金’”。笔者认为大抵那些贬低山涛、不耻山涛的文人雅士多是因为志向不在仕途之上,崇尚名教、自由与自然,所以才不屑山涛这类把毕生都献于官场的仕人。简而言之,这纯粹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却不能因此否定山涛的品格和道德,笔者只能说,山涛不是一个魏晋时代的好人,却是整个中华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好人。

而且在后来人的记录中,对于嵇康和山涛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存在着类似的看法。唐朝文学家韩愈在自己的文章中就认定:如果以朋友论的话,嵇康和山涛之间,无疑是最坦荡的一对朋友,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更多的是出于对朋友的保护。明朝大儒李卓吾也认同这样的看法,他更认定,这是嵇康和山涛之间合演的一场苦肉计,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更要保护好自己的妻儿。这样说来,竹林七贤中真正与山涛相交甚深的自然是嵇康了,那么后来嵇康托孤之事也就合情合理了。朋友罹难,出手相助,实乃人之常情,为理所容。当嵇康在刑场上慨然而歌,琴断《广陵散》的时候,透过这悲情的一幕,我们不仅听到了一曲悲怆的离歌,也聆听了一段超越了虚伪客套,肝胆相照的友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