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斯兰教的艺术(4)

人类的艺术(上) 作者:(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自从有了伊斯兰教之后,沙漠上的游牧民族不再把木桩和石头当成神明一样崇拜(麦加城里存放那块黑石头的克尔白圣堂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些牧民开始崇拜不可见的真主,他们惟一了解他们的神明的途径就是那本《古兰经》。他们需要有一个地方进行聚会、礼拜,每天或每周一起在那里进行宗教仪式,聆听神职人员诵读《古兰经》,于是他们建造了伊斯兰教的寺院——清真寺。

清真寺与埃及和希腊的神庙风格迥异,也不同于基督教的教堂。在清真寺里,我们看不到一尊神像,这使它更像一个教友会的聚会厅——那是最简单的聚会厅形式。作为伊斯兰教信徒的阿拉伯人,平日居住在帐篷中,坐在地毯上。因此他们对聚会场所要求也不高,只要是一个屋顶和四堵墙围成的屋子,其中一堵墙上有壁龛,指出麦加的方向,让他们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朝拜,这就足够了。另外,还需要一个讲坛,以方便信徒们在每周五诵经时宣讲真主的教导,这是唯一和基督教的仪式相似的地方。

阿拉伯人的清真寺相对于埃及和希腊的神庙有着很大的区别,和基督教的教堂也大不相同,因为清真寺里没有摆放任何一尊神像,似乎这不像是一个寺庙,倒很像一个贵格会的聚集地。贵格会也就是教友会,他们的聚会厅堂形式就极为简单。伊斯兰教的信徒们平常都住在帐篷里,就坐在地上的毯子上。所以,他们聚集的地方也布置得十分简单,会场往往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屋子,四堵墙壁,一个屋顶,某一堵墙壁上有一个壁龛,表明麦加的方向,有这些就足够了,让信徒们在每次祈祷时,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匍匐叩拜。当然,最好能有一个讲坛,在每个礼拜五诵经的时候,以方便智者为教众们讲解真主使者的教诲。这一仪式,倒是和基督教的仪式有几分相似之处。

清真寺的建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清真寺都必定有一个喷泉,这是犹太教会堂、佛教寺庙、基督教堂都没有的。如果穆斯林不经过洗浴,就不准进入祈祷大厅。只有在沙漠中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出水的重要性。对阿拉伯人和北非的土著居民伯伯尔人来说,清澈流淌的泉水是那么的重要,就像生命一样可贵。

每一个清真寺都设置有一个喷泉,这是清真寺的一个建筑特点,这也是与犹太教会堂、佛教寺院以及基督教教堂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穆斯林必须先沐浴,沐浴之后才可以被允许进入祈祷厅。要知道,在那些生活于沙漠之中的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的眼中,清澈喷涌的泉水是多么的可贵,那种感情只有走过沙漠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水就意味着生命。

如果我们问一个欧洲人或者美洲人关于口渴的问题,他的答案可能是:是啊,有时我会口渴。显然,他的意思是,他有一段时间,可能是两三个小时,没有喝水或啤酒了。但是在沙漠里,如果人们没有水喝,那就不仅仅是感官上受煎熬,而是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死亡。这就难怪闪米特族的耶和华派、万物有灵派、伊斯兰教等所有宗教,都无一例外的强调水的重要性,视水为神圣了。这一点,在他们的祈祷词中常常可以听到。

当你如果去问一个生长在美洲的人,是否感到口渴,他可能会回答你:是的,我有时会感到口渴。但是从他那种漫不经心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明白他所说的意思,只不过是两三个小时没有喝过水或啤酒罢了。但是,沙漠里的人如果找不到水喝,那么他们不仅仅要忍受口渴的痛苦,而且还直接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因此,闪米特族的各个宗教,无论是耶稣派,还是万物有灵派,还是伊斯兰教,都十分强调水的重要性,甚至水被赋予了神圣性。有闷热难耐的天气中,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清凉的水,水可以让人身体舒服,头脑清醒,这与他们祈祷时所说的一模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