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假如克里斯蒂娜接受了一幢伦敦的房屋遗产,那么她就会有一份家产了。她的一位英国朋友在遗书中要求把这幢房子赠送给克里斯蒂娜。在他临死的时候,他的遗嘱执行人与克里斯蒂娜取得了联系,并告诉她,现在她是这份财产的继承人。由于某些不愿示人的原因,她拒绝了这份遗赠。当安德鲁问她为何要抛弃一次可以拥有安定生活的机会时,她只是笑了笑,然后就拒绝谈论这事了。
为了尽快办理好自己加入英国国籍的手续,克里斯蒂娜回到了伦敦。由于情况看起来没有任何进展,她就开始认真找工作了。为什么像克里斯蒂娜这样才华横溢的女人还要去找工作,并接受这种志趣不相投的卑微职业呢?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然而,她在这个时候显然非常沮丧。她整个人似乎都快要崩溃了,根本无法去忍受日常生活的现实,她强烈地感到战争已经让她精疲力竭了。由于这些烦恼,她一度似乎丧失了了活下去的意志。
尽管这时克里斯蒂娜不经常在外抛头露面,但她还是继续去看望她的朋友。她的幽默感丝毫没有减弱,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当中,她遇到过很多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简短闹剧,为了逗大家开心,她就一五一十讲述了这些闹剧。她曾在印度旅馆做过一段时间的接线员,但是电话转换机让她神经过敏。她还在一家哈罗德服装店卖过衣服,但是当那些身材臃肿的顾客在试穿那些短小的衣服时,她那直率而坦诚的评论并没有赢得顾客的好评,而且她的上司也不喜欢她的这种做法。
她的下一次冒险是去接手帕丁顿一家宾馆被服室里的工作。克里斯蒂娜的这一举动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因为她决不是位熟练的女裁缝。一大堆一大堆的毛巾、被单、枕套都要不断的修补,做这样的事令她很沮丧。于是她就辞职了。
一个朋友把她介绍给了一位管理着几家连锁酒店的经理。在她第一次面试的时候,经理就告诉她,这一职位只会考虑结了婚的女人。克里斯蒂娜问这位经理,这一规定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男人,经理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行,”克里斯蒂娜说道,“给我一份你们还没有结婚的经理名单,我就嫁给他们其中一位。”
克里斯蒂娜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她加入了英国国籍。因为她原先在英国并没有必需的居住证明,所以并不符合条件。艾丹·克劳利是她的赞助人之一,作为下院议员和副部长,他是个说话很有分量的人物。但是,当时每位负责这项工作的人都认识很多要求加入英国国籍的人。于是,英国官方决定,把几个有出色战绩的波兰人的名字收集起来。在这份有十个波兰申请人的名单上,克里斯蒂娜的名字列在第一位。这些人的个人情况首先要经过丘特尔·伊德的专门审核,然后再递交给内政大臣。内政大臣毫不犹豫地裁定了入选名单,他完全认可他们对英国做出的贡献。然而,他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他们在英国没有居住权。
1947年,克里斯蒂娜拿到了英国护照。她十分高兴,并且相信这肯定标志着一个前途更加光明的全新时期的开始。她紧紧地握着这份崭新的证件,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日内瓦。在日内瓦,她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去参加了工作面试。她未来的雇主仔细检查了她的新护照。
“对不起,格兰维尔女士,”老板把护照还给她说道,“你不是英国人,你只是一个拿到了英国护照的外籍人员。”护照前页上的个人说明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按照护照上的说明,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移居英国的外国侨民。”移民证书上写着“亚利桑那第20605号,英国内政部编号G26822,1946年11月23日颁发”。 “这些所有的数字使她感觉自己就像个罪犯,”安德鲁说道。
这件事情带来的打击使克里斯蒂娜再也承受不住了。克里斯蒂娜想离开欧洲。她总是渴望阳光和广阔的视野。当她的朋友迈克尔·邓福德写信告诉她说,他已决定在内罗毕定居,并非常喜欢乡村时,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克里斯蒂娜竟回信说她将去他那里。战后的欧洲,什么都要定量配给和排队,到处是一片灰暗沮丧的景象,能够逃离这儿去往阳光普照的辽阔非洲,令克里斯蒂娜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