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月5日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鲁冠球管理日志 作者:屈波


乡镇企业有“船小好掉头”的灵活经营机制,但船掉头多了,就不容易前进。即使搞一些“短、平、快”项目,也必须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做基础。尤其是现在,从单纯的卖方市场转到了多样的买方市场。产品不上优,企业不上等,没有固定的市场,不具备一定的水平与规模,是很难长期站住脚的。我们都知道,企业竞争的关键是实力的积累,通过运用自我完善、自我积累的机制,达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加的目的。企业有了实力,就有了活力,有了竞争力,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上,我们要从大局出发,不搞分光政策。前三年不要交奖金税,分配是不受限制的,尤其是我们乡镇企业,奖金可以大量发,究竟是分光好呢,还是分一部分,留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如果从眼前利益来考虑,分光,个人可以多拿钱,但企业要扩大再生产就缺乏资金。从长远利益来考虑这是杀鸡取卵,为此,我主张留一部分充实集体资金。

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保证上缴国家税收的同时使企业多留、个人相对多得的资金积累机制:企业多留是以保证国家多收为前提,个人多得则以保证企业多留为基础,这样企业每年税利有大幅度的增长,职工收入也有适度增长,这种良好的自我积累机制,使企业后劲越来越足,实力越来越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

——1986年3月4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背景分析

如何看待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仅对于企业,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都是无法绕开的命题。从鲁冠球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在企业高速发展时期,他更注重的是积累。

从道理上说,积累和消费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收入的普遍增长。但二者同时又是一对矛盾,毕竟积累多了,可消费的自然就要减少了。那么鲁冠球为什么会反复强调积累呢?其实还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早期的万向集团实力还十分有限,论规模、论技术都算不上行业的翘楚。为了缩短差距,鲁冠球自然会勒紧“裤腰带”,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从20世纪80年代起,万向集团每年都拿出税后利润的80%用于技术改造升级,同时实行快速折旧法,将折旧期缩短为7年,将这些积累全部用于万向节产品的科技投入。

事实上,鲁冠球之所以强调积累还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万向集团的志向绝不在于一个小小的万向节,它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够造出整车。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鲁冠球为什么如此看重积累了。

行动指南 积累是企业增强实力、赢得战略机遇的必要前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