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发这个朋友回去之后,桑迪立刻对布罗瓦公司的这批产品展开全面调查,包括性能、成本、批发价格等。星期一一上班,他就鼓动同伴们向客户推荐这家公司的股票。同伴们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毫无异议地照办了。很快,这家公司的股票就被抢购一空。布罗瓦的财务官乔治·辛伯格看到公司的股票几乎全数被一家叫CBPW的公司收入囊中,有些坐不住了。他跟同事和华尔街的熟人打听这家公司,但是大家都表示没听说过CBPW这个名字。
情急之下,他翻开企业名录,直接给CBPW打电话:“你们想干什么?”
“没什么,只是看好贵公司的这批产品,仅此而已。”桑迪平静地回答。
辛伯格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后来几次电话联系之后,他和桑迪成了好朋友,20年后他还成了桑迪的部下,但后来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两人就老死不相往来了。这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1964年,电子表的销量依旧势如破竹。辛伯格野心膨胀,准备来一次大手笔。为了集资,他这次找了大名鼎鼎的高盛帮忙。高盛派出高级合伙人约翰·温伯格进入布罗瓦董事会,筹措相关事宜。温伯格列出了一份名单,准备联合名单上的10家公司组成一个辛迪加,一起买入布罗瓦的债券,然后卖给投资者。
辛伯格拿过这份名单,若有所思地说:“怎么没有CBPW呢?”
“你说什么?”温伯格怀疑自己没听清。
“我说这份名单上应该有CBPW公司的名字。”
“那可不行,无名小卒怎么配得上进入这份名单!”
“当初如果不是他们的大力支持,布罗瓦的股票不可能如此被看好,这样此次集资也就无从谈起了。如果他们不能参与,我们宁可另请高明。”
“好吧,就依你。”温伯格狠狠地吸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虽然温伯格把这口气吸了进去,但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最终,CBPW只分得了业务总量的不到2%(没办法,人微言轻啊),当然《华尔街日报》在刊登这条消息时也没有把CBPW的名字写上去。
别急,就在报纸的另一个版面上,CBPW刊登的广告赫然在目。广告也没什么具体内容,只是在公司名称后面用粗体大字写了一个词——投资。这还真是简单明了。
其实登广告已经是多此一举了,因为这次事件在华尔街成为一时之间不大却也不小的话题。正如前面所说,华尔街大公司里的一些人资质还真成问题,甚至不客气地说,完全是脑子有病——你高盛这么大的腕儿和这种无名之辈一般见识,这不是免费给人家做广告吗,何况你折腾了半天,人家还是吃香的喝辣的,根本没拿你当回事。大象要想踩死一只小老鼠,还真不那么容易呢。
和高盛掰了一次手腕,让桑迪他们兴奋了好长时间。就为这事,三个人还到外面好好地喝了一顿,细细品尝着以弱胜强的快感。
三个人?对,你没看错。桑迪、卡特、罗杰,这不正好三个人吗。你问彼得去哪儿了?这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1962年,公司出事儿了。
那年年初,彼得开始经常无故失踪,几天之后才再次出现。有一次,他回到公司时衣冠不整,嘴里喷发出浓浓的酒精味,一边的眼眶还被打成淤青。另外三个人只是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也没多说什么。但是很明显,他们都隐约感到事情不妙。
果不其然,很快一纸诉状就被送到了CBPW公司——彼得·波托马被怀疑“搭便车”,经调查证据确凿,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吊销从业执照一年以示处罚。所谓“搭便车”,就是用客户账上的钱买股票,赚钱之后只把本钱还回去,利润则由自己独吞。开店做生意,最讲究一个“信”字,客户信你,你才有生意做。华尔街这个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任何一家公司出现此等丑闻,都会在一夜之间信誉扫地,遭遇灭顶之灾,像CBPW这样弱不禁风的小公司更是如此。
事情已经出了,四个人只好坐下来商讨日后的对策。彼得低头不语,卡特则坚决要求彼得离开公司,以消除不利影响。桑迪和卡特意见一致,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当年他父亲的钢铁进口公司就是由于出现了类似的事情才完蛋的。但在当时,他没有表态——卡特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确了,自己无需多言。但是,我希望大家牢记这个场景,因为相似的情节后面还会出现,而且经常出现在非常关键的时刻。
好了,我先不在这混淆视听了,因为很明显彼得才是眼下的焦点人物。出了这种事,彼得自知无颜面对合作伙伴,痛快而无奈地离开了公司,公司也从此正式更名为CBW。
彼得离开后,桑迪他们一边尽力挽留彼得的客户,一边忙着消除这件事对公司的不利影响,而彼得也再没有和他们联系过。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彼得的律师来到公司,恳求他们出钱保释彼得——他枪杀了一个和他同居的女人,因此坐了牢。
三个人听完大吃一惊,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事件刚刚平息,此时公司不应该再与他扯上任何关系。”压抑之下卡特抢先说道。
“没错,那家伙已经疯了,出狱后很可能来找我们的麻烦。”罗杰小心翼翼地说。
桑迪又一次没有说话。
两票反对,一票弃权,于是三个人对遇难的彼得冷眼旁观,见死不救。没过多久,彼得在监狱里含恨而终。
卡特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领导者,罗杰附和了领导的意见,桑迪在良心不受谴责的前提下默许了领导的做法,彼得则被残忍地推上了不归之路。
昨兮把盏,今兮陌路,多么残酷而荒唐的世界啊!
1962年8月31日,一架美国侦察机拍摄到了古巴正在安装苏制防空导弹的照片,并拍摄到了正在向古巴运输对地导弹的苏联船只。肯尼迪总统勃然大怒,立即对古巴实施全面封锁和24小时全程监视,并对赫鲁晓夫口诛笔伐。赫鲁晓夫也不甘示弱,马上反唇相讥,指责美国在土耳其和西欧各国安装导弹,图谋不轨,自己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两人在针锋相对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手放在了原子弹发射器的按钮上,这要是一按下去,整个地球都得完蛋。当时有一幅漫画,画的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桌子上掰手腕,屁股下面一人坐着一颗原子弹,真可谓形象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