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作者对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对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阐述,特别是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具有独到之处(作者认为中国近十五年来经济增长的原因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技术设备和产业架构,而是美国对中国实施印钱购物所带来的二轮效应,作者提出,中国压根不用再让美国人来帮着印钱购物,而是可以自己直接实施之,享受印钱购物的所有好处)。
最后,我想继续谈谈我对于郎咸平先生的一些看法。几年之前我曾说过,在郎咸平先生恢弘的光环下,存在三点明显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持续性:一是郎教授在走穴上投入精力过多,没有时间治学,并且他将迈过知识创造年龄了;二是太惯于散兵游勇,不能团结更多的优秀人才;三是游走于富豪官员之中,对中国下层缺乏了解。
郎咸平的缺点,似乎从他自己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我只是一个小教授我毫无权力,我解决什么问题呀……我人生目标也改了,不想当教授,也不研究金融炒家,完成中学时的遗愿,改作明星了,我现在最大的人生目标是参加明年的央视春晚,由我来取代赵本山演一段小品好不好?"
总体来看,逆境下的郎咸平应该是消极的,甚至是颓废的。壮志未酬之下他的心态已经非常脆弱,因为他的强势和高傲,他不能容忍失败。但是,他又没有自己的同盟者,所交往的一些朋友,有的受市场理论影响太深,有的已经由于自己的错误认识失去民心,这使明星光环下的郎咸平先生更加孤独。
等闲之人都羡慕明星,但明星的情绪受制于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不被关注、关怀,他们就有可能陷入无助。对于明星,闪光灯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旦公众关注度小了,或者被新的明星顶替了,留给他们的就是失落、寂寞、颓废甚至自杀。
有些人可能会说,即使不再钻研学问了,以郎咸平先生的造诣,也是远超某些能够影响中国经济命脉的人。为什么庸才可以治理国家,而有才华的人偏偏要承受孤独和寂寞呢?人不能尽其才,是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对于管仲式的人才,焦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要静观时局,勤奋钻研知识,同时等待获得治理国家的机会。当收拾残局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的郎咸平教授们,如果仍然保持着斗志和激情,他们卓越的才华,将大有用武之地。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郎咸平先生等不及了,他一头钻进了商业和金钱的旋涡,试图利用巨额财富带来的刺激,抚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然而,世上从没有免费的午餐,与之金钱流入同步的,是郎咸平先生流失的激情、雄心和日渐老去的身体,以及薄积厚发、江郎才尽的无奈。
总之,郎咸平是一个曾经创造人间奇迹的普通人,他还能雄起再创辉煌吗?我认为不可能了!这给我们很多人的成才和此后的持续坚持,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序者为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