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宣传教育,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层次,无私奉献,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图个好名声,或者避税,或者领导号召不得不响应;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所以我主张慈善不要问动机。
——季羡林
慈善,是不求回报的、自愿自发地帮助别人。
虽然季老主张不问动机,但假如给慈善一个正面动机的话,我们常常理解为恻隐之心或者悲悯之心。
博爱、自由、牺牲、悲悯、包容,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如果用孟老夫子的话来说,悲悯,也就是恻隐之心,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核心——仁的开端。没有恻隐之心,就谈不上仁,没有恻隐心,就不是人。因为孟夫子有一个典型“先验论”式的论据: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到水井中时,本能地会伸手去救助这个小孩。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没有恻隐之心的人,连做人的资格也没有。
这个理论大约被荀子否定过,后世有“厚黑学”鼻祖李泽厚专门批判过,其论据也如孟夫子一般带有典型“先验论”的痕迹,说:一个小孩看到好吃的点心,先要抢过来填到自己嘴巴里。人性本就自私自利,恻隐也就无从谈起。
好在我们现在有了科学这个武器,在“科学松鼠会”上有一篇文章——《恻隐之心与公平意识》。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实验,说把一群人组织起来组成一个商务群落,两个人被安插到其中跟大家做生意,其中一个非常公正大方,给商业伙伴以优厚回报;而另一个人恰恰相反,他刻薄小气,通常不给伙伴什么回报或只给极其少量的回报。这样一轮生意结束后,两个人接受电击,科学家们发现当秉持公正、乐于分享的人接受电击时,其他人大脑痛苦反射区产生了活跃信号;而当刻薄小气的人接受电击时,其他人的大脑则在快乐的反射区产生了活跃信号。
这个实验的意思是说,人生来便有恻隐之心,看到别人承受痛苦,自己也会产生痛苦的体验。这就是为什么某些人看肥皂剧泪流满面的原因;而另一个结论,是说人类先天有追求公平的需求,因与本案无关,不多作解释。
也就是说,无论是孟老夫子的“先验论”还是现代实验室的科学结论,都在说明一个事情——恻隐之心是人的先天禀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慈善的基因,当看到他人痛苦或者处境艰难时,本能地会产生出帮助的想法,这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也是人类道德积累的开始。
但是,从慈善的念头到慈善的行为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多人,往往只有一颗慈善的心,做了慈善的思想巨人,在现实生活中却扮演着行动的矮子。原因是,慈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管是金钱、时间、精神,总之这是一个付出的过程。这种代价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做慈善,有时候可以拿中国的一个寓言故事来类比,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善良的农夫看到一条冻僵的蛇,蛇就要冻死了,农夫把蛇放到自己怀里用体温温暖了蛇,苏醒后,蛇不但不报答农夫的救命之恩,还咬了农夫一口。结果,蛇活了,农夫死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常常得到不能救助小人、恶人的教训。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倒是对慈善事业的一个绝好类比。农夫救助蛇,不因为蛇有可能恩将仇报,而是因为面对一个即将死去的生命,施以本能的怜悯。只是,这农夫怜悯的方法不对而已。手段错误,并不代表事情本身错误。
慈善,如果说跟怜悯有什么本质区别的话,那应该说——慈善,是让一切生命按照他本有的轨道进行,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慈善。假如我们是一个普遍认同慈善的社会,我们应该赞赏农夫的行为。唯一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应该用更聪明合理的方法去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