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助 第十二章(2)

相助 作者:(美)凯瑟琳·斯多克特


艾碧莲干咳了一声,“你知道黑人是不让进那图书馆的。”

我坐在那儿,觉得自己傻透了,“我竟给忘了。”黑人图书馆想必很粗陋。几年前,白人图书馆门前发生过一场静坐示威,上了报纸。那些黑人围聚静坐时,警察只是往后稍退半步,放出警犬。我看着艾碧莲,再次意识到她为这事所冒的风险。“我可以给你借些书回来。”我说。

艾碧莲急匆匆进了卧室,拿着一张书单回来。“我该把最想要的书前头做上标记。我在卡弗图书馆等《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书快等了三个月了。我们来看下……”

我看她在一些书名前打上钩:威廉·爱德华·伯格哈德·杜波依斯的《黑人民族的灵魂》,《埃米莉·狄金森诗集》(任何一本),《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有些书我上学的时候读过,可是没看完。”她一边做着记号,一边衡量着下一本书。

“你想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书?”

“哦,人的脑子总有些古怪,”她点点头,“我总想看看脑子到底是咋样想的。你有没有梦过自个儿掉进湖里?他说你梦到的是你出生时的情形。我1957年伺候的法兰斯太太,他所有的书她都有。”

在她勾第12本书的时候,我忍不住想知道,“艾碧莲,你想让我帮你借书想了多久了?”

“有一阵子了,”她耸耸肩,“我不敢对你提。”

“你……觉得我不会答应?”

“白人有很多规矩,我不知道你会依照哪些规矩,又不会依照哪些。”

我们相互注视着。“我已经厌烦这些规矩了。”我说。

艾碧莲笑了笑,转头去看窗户,我意识到这句话对她来说多么苍白无力。

一连四天,我都坐在卧室的打字机旁。20页的草稿,加上满纸的圈圈改改,最后打成31页雪白挺括的信稿。我写下一篇萨拉·罗斯的生平小传,这名字是艾碧莲为了纪念她多年前去世的六年级老师选取的。文章囊括了她的年龄、她父母的营生,接着便是她自己的故事,通篇按着她的叙述风格,简洁明了。

第三天头上,妈妈在楼下冲着上边喊,问我这些天到底都在上面忙什么。我冲着下边喊,正做着《圣经》笔记,要把我对耶稣的爱一字不漏的写下来。晚饭后我听见她在厨房里告诉爸爸,“她在干番大事。”我在楼下时便抱着本白色洗礼用的《圣经》,像模像样的走来走去。

我把信稿读了又读,随后晚上拿去给艾碧莲看,她也读了又读,看到皆大欢喜的地方,她会点头微笑,可碰上一些不愉快的片段,她便摘下黑框眼镜,“我是这么写的,可你真打算把这段放进去……”

我肯定地说:“是的。”但我自己也为这些故事感到有些心惊,州长的大宅子里独设黑人冰箱,白人太太为了起皱的餐巾发了两年的脾气,白人孩子管艾碧莲叫“妈妈”。

凌晨3点,我把最终27页的完稿塞进黄色信封里。昨天我给斯坦夫人的办公室打了个长途电话,她的秘书露丝说她正在开会,她记下了我的口信,我告诉她采访仍在继续。今天没有收到斯坦夫人的回电。

我把信封捧在胸口,几乎落下辛酸的泪来。第二天早上,我到州立邮局把它投寄了。回到家,我躺在自己的铁床上,思绪万千。如果她喜欢的话……接下去会如何发展?如果被伊丽莎白或是西丽发现了怎么办?如果艾碧莲被炒了,投进监狱怎么办?我感到自己像是坠进一条深长盘旋的隧道。老天,如果他们像揍那个进错了卫生间的黑人那样揍艾碧莲怎么办?我在做什么?我何以把她推进如此险恶的境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