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儿子连看都未看她一眼,就顺从地跟着杨泽生走向玄关。房间里只剩“嗒嗒”的脚步声,直到“嘭”的关门声响,将她和他彻底隔开。
冯玉萍一下跌坐在地板上,漆黑的房间里,她像是被谁死死捂上了眼,连自己的心,都看不到了。
一个家该像是什么呢?杨崇云觉得,该像是小时候母亲常做给他吃的四喜丸子。每一样配料 高兴的事、难过的事 都被细细剁碎,搅拌在一起,放进高温的蒸笼里炖上好一阵子,端出来香气扑鼻,所有的东西都合成圆,再也分不出彼此。
但这样的家,只存在于杨崇云的想象中。从他记事起,他的家庭就是一场拔河赛,而他便是挂在绳子中间那束代表胜利的红色游标。
在很长时间里,母亲一直是赢的那方。也许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儿子总是跟娘亲。他从小就极认生,离开母亲片刻就哭闹不休,甚至有时候父亲抱一抱他,他也会不安分地挣脱开扑进母亲的怀里。
可确切来说,还是因为父亲自己的原因吧。他常年跑工地、出差,好不容易回一趟家也只是待几天,还不等他熟悉这个“爸爸”,就匆匆离去。而且,父亲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说不了两句就争执起来,继而就是冷战,或是突然爆发激烈的争吵。所以在他小时候的印象里,总觉得是爸爸欺负妈妈,也因此而毫不顾忌地表现出对父亲的讨厌。
大人们似乎总喜欢逗小孩说:“你是喜欢爸爸呀还是妈妈?”然后笑嘻嘻地看着小孩瘪着嘴费劲思考的样子,觉得很好玩。可杨崇云小时候若是被这样问,定会不假思索响亮地回答:“妈妈!”大人们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呀?”他就用小手叉着腰,神气活现地喊:“我妈妈最好!”大人们笑作一团,妈妈抱紧他用力亲了两口,站在旁边的爸爸也在微笑,但他的眼睛,却是黑沉沉的。
后来等他懂事些,慢慢知道了这样说不好 说不出道理的不好 要是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便学着其他孩子乖乖说:“两个都喜欢。”但在他心里,真正的答案无疑还是“妈妈”。
哪怕他渐渐长大,感受到父母亲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可以用“喜欢谁”这样简单的答案就回答得了,哪怕他一天比一天厌倦他们千篇一律的冷战、争吵、再冷战,继而只能麻木地出逃,但他觉得,自己依然是偏向母亲的 即使这倾向已越来越微弱,但至少,他也并没有因此而觉得靠近父亲。
直到那天,他不敢相信母亲居然做出了跟踪自己的事,并且还满不在乎地为自己辩解,而父亲却把手稳稳担在他的肩膀上支持他时,这场从他出生起就开始的拔河赛,在十七年后,终于出现了转机。
由于被暂时分配去给新进厂的工人作技术指导,父亲不用跑现场,难得在家里好好待了一段时间。有了父亲的支持,杨崇云便不用再躲躲闪闪,而是理直气壮地去医院。每次母亲不死心想再说什么,不用他开口,自有父亲帮他挡回去。
杨崇云也不是不明白,父亲之所以这么支持他,除了认为这是对的事之外,多半还是想与母亲反着来 他们家就是这样,没有硝烟的战争已成为父母在家里的主轴。但尽管看清了这点,杨崇云还是感激父亲,并毫不迟疑地让自己的坐标向着父亲那端移去。
也许他就是这样,若是某个人做的事顺了自己的意,那么那个人的一点点好,也会被放大好多倍牢牢记住。
不知不觉中高二的暑假已过去了大半,而元青祐也终于能出院了。
那天一早杨崇云便独自离开家,赶到医院时元青祐和她妈妈正好收拾完行李,看到他来都吃了一惊。
其实一放暑假,元妈妈就劝他不用再来 她似乎也是不太爱说话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总是冷冰冰的。但杨崇云感觉得到,她是在感谢他,不想让他再东奔西跑。
可杨崇云是自愿来的,没有半点儿委屈。本来一放假时间就大把,除了和兄弟们打打球他也没什么事可做。比起每天待在沉闷的家里,他当然更愿意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