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例子相比,必须注意到,中国对异族采取的逐渐纳入主权统治的政策从总体上来说对文化差异是非常宽容的。对封建朝廷来说,决定性因素不是要文化同化,而是要异族承认中国对领土的主权。以不太挑衅的眼光来看,可以说中国是这种对文化过于宽容政策的受害者--他们从未打算灭绝当地人口并以汉族取而代之。目前在中国尤其在新疆和西藏的一些少数民族关于身份认同要求的热潮提出了民族主义难题,这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受来自外国的动力推动--一方面是伊斯兰复兴主义,另一方面是西方信仰危机。这使中国领导人不得不寻找最适合的方法来保护中国对这些地区的主权,同时寻找应对这些文化要求的最合适的解答。
2008年3月,西藏发生骚乱。外国的反应显示了这一事件对公众舆论的冲击,明显超越了西方的政治操纵。过去20年来分离主义运动增多,催生了像科索沃那些经济上无法维持的国家实体,以及一些获得事实上的主权但还没有独立的国家实体。这些国家经济上,有时是政治上的脆弱性迫使他们将命运交到了更加强大的国家手上--如美国或苏联,这导致了"虚拟国家"的增加。1991年苏联从中获益良多,多亏了三个国家的虚拟主权(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苏联在联合国一共拥有四票--他们的投票权同时也属于苏联。这些"虚拟国家"帮助一些大国巩固了在联合国的地位。同时,在有关伊拉克的投票时,美国的立场总能得到太平洋岛国的支持,如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都是美国控制下的领土。
国际上对民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要求越来越感到困惑,这种困惑在"西藏危机"中表现为一部分藏族的文化要求--他们希望其文化特征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承认,这和越来越多的海外流亡藏族及其西方盟友无视近代史的事实而要求西藏"独立"的言论所致的偏差有关。在欧盟多年前已经明确、正式地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之时,某些欧洲领导人仍然听任那些政治上不可接受的宣言和评论泛滥。关于西藏和维吾尔族的问题,现在的困难在于以不同于主流民族主义模式的方式思考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传统模式只会导致不断增加的暴力冲突和民族之间的不理解。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给予少数民族及其宗教越来越大的自治权,但是现在必须开始深入思考如何清楚鉴别这些少数民族要求的实质、他们不满的原因以及在尊重中国主权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法。必须立即采取这些措施,因为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少数民族中的一些人陷入这种复仇心切的、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