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从事彩陶制作
1510年,伯纳德·帕里斯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爱琴主教教区。他的父母是穷苦的劳动人民,无法供他上学,他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忆起童年,他会说:“除了向所有人敞开的天空与大地,我没有其他的东西了。”不过他在父亲的指导下掌握了玻璃绘图技术,后来还学会了画画、读书、写字。
在帕里斯18岁时,玻璃行业开始不景气,他告别父母,带着仅有的一点钱出外谋生。他先是到了加斯科尼,在那里的玻璃行业打点零工,因为这一行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他偶尔也做土地测量。后来,他又辗转北上,法国、佛兰德和日尔曼等地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
帕里斯漂泊了将近十年,直到结婚后才逐渐稳定下来,他和妻子定居在沙伦特城的圣茨小镇,还是以玻璃绘图和土地测量为生。几年后他们有了几个孩子,家庭的开销开始增加。当他竭尽所能地工作后,生活仍捉襟见肘。他觉得可以找到更好的活儿干,于是他决定从事同样需要绘图的彩陶制作,但他对此一窍不通。不过,他充满信心,对要学的新东西十分感兴趣,最重要的是他有着惊人的毅力和耐心。
从天而降的茶杯
一只精致的意大利茶杯——可能出自卢卡·德拉·罗宾之手——让帕里斯产生了专研彩陶的想法。一只普通的茶杯,不会有人特别留意,就是帕里斯平时也不会注意,但那时帕里斯正为换工作的事冥思苦想,茶杯仿佛从天而降,让他产生了想要仿制茶杯的狂热想法,从此,他的人生轨迹改变了。弄清彩陶制作奥秘的决心与激情,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但冷静下来后,考虑到自己还有妻子儿女,他不能撇下他们,所以他不能独自到意大利拜师学艺,他只好留下来,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希望有一天能发现彩陶制作工艺的秘密。
起初,帕里斯甚至分不清陶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于是他通过各种方法检验材料的材质。他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辗碎,然后买来普通的陶瓷罐子,将其砸成碎片,再将混合的材料粉末涂抹到陶瓷碎片上,干了之后,放进熔炉里烘烤。为此,他还特意建造了一个熔炉用来烤制陶器。女人通常不会支持这类试验,因为这种徒劳无功的试验会花费大量为儿女们购置衣物的钱,帕里斯的妻子也是这样的人。她在各方面都很贤惠,但当她看着陶罐买来就是为了捣烂,心里非常不快,再也无法同意丈夫继续买陶器了。可此时的帕里斯已沉迷于制作彩陶的工作中,妻子也无可奈何,唯有让步。
遭受重创,仍不死心
帕里斯长年累月地进行试验,从未放弃。最初的炉子不能用了,他又在门口造了一个。他烧了大量的木头、用了很多药材、砸了很多陶罐,投入了不可估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家徒四壁。由此,帕里斯不胜感慨:“好几年时间就这样荒废了。除了伤心和失望,一无所获。”
在试验期间,帕里斯也偶尔干些绘图、画画、测量的零活贴补家用,但是这些钱太少了,只能称得上是杯水车薪。最后,由于所用燃料太多,他无法在自制的炉子里试验。他索性一次购买很多陶器碎片,将它们打成三到四百块碎片,抹上涂料,送到一个砖厂,用那里的熔炉烧制。等碎片取出一看,他面如死灰:没有一块成功。他仍不死心,当即决定“从头再来”。由于搞土地测量,他有时不得不暂时中断试验。当时根据国家法令,圣茨镇周边的海水沼泽地必须进行检测,以便收取地税,帕里斯就奉命去丈量土地,并绘制出了准确的地图。这项工作占用了帕里斯一段时间,但他获得了优厚的报酬。这项工作一结束,帕里斯就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寻找彩陶”的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