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成功并非偶然(5)

自己拯救自己 作者:(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积累零星时间,创造惊世价值

只要坚持不懈,零散的时间也能逐步产生伟大的价值。如果每天挤出一小时善加利用,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能掌握一门科学。如果能抓紧时间学习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养成良好的规律和习惯,那么一定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梅森·格德医生经常外出给病人看病,他在伦敦街道的马车上完成了对《卢克莱修》的翻译。达尔文利用时间的方法与梅森·格德如出一辙。他也是在路上奔波的马车里构思他的著作,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特意随身携带的小纸片上。怀特在寓所与律师事务所往返的路上学习希腊语。还有一个地位显赫的人,曾经在曼彻斯特的街道上当邮差,在来回送信的路上学会了拉丁语和法语。法国著名的大法官达古斯奥,总是争分夺秒地利用时间,他在等待吃饭的空隙里写出了一部鸿篇巨制。布里特认为自己的成功不是因为什么天赋,而是善于利用那些看来没有价值的零散时间。当他还是铁匠的时候,就在工作和赚钱的同时,学会了18种古代和现代语言及22种欧洲方言。

铭刻在霍·索尔斯日晷上的所罗门名言“时间不等人”,时时警醒世人,尤其是青年人。牛津大学的精神记录盘上,记录着类似的告诫:时间如流水,所以我们要善用它。时间是属于人类永恒的一小部分,但是时间不会重返,就像生命一样。埃克塞特的杰克逊说:“就物质财富而言,以后的节俭可以弥补过去的浪费,但难道可以用明天的时间来补偿今天浪费的时间吗?”时间是伟人们宝贵的财富,他们利用这笔财富为后人创造了数不清的成就。

一些人在从事他们的事业的时候,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是他们认为艰辛是获得成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文学家爱德逊阅读大量原始资料,写了三个手稿,才最终完成《观众》的创作。牛顿写作《编年史》,先后修改了15次才算满意。多年来,赫尔每天花16个小时学习法律。休谟写作《英国历史》时,每天伏案13个小时。孟德斯鸠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你在几个小时内就能读完的这本书,你知道它花费了我多少时间吗?我连头发都熬白了!”

不断工作,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很多思想家总是随时记下思考所得及有用的想法以免遗忘。这是一种保存记忆的好方法,很多爱思考和用功的人都爱这么做。培根留下很多手稿,记录着他的奇思妙想。厄斯金大量摘抄伯克的著作,很多内容已烂熟于心。艾尔登将英国著名法学家李特尔顿的《考克》抄写了两遍,以便透彻地了解它。史密斯博士在跟父亲学图书装订时,就抄录了他所看过的那些书籍的精彩片段,并写上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地收集材料,使他一生受益无穷。他在传记中写道:“不断工作,不断积累,不断进步。”这些积累,成为他日后写作中引经据典的大宝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