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为有准备的人而生
只要善于捕捉,最平常的事情也能变成可以利用的良机。
只要坚持不懈,零散的时间也能逐步产生伟大的价值。如果每天挤出一小时善加利用,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能掌握一门科学。
——斯迈尔斯金言
只要善于捕捉,最平常的事情也能变成可以利用的良机。
李教授之前是个木匠,一次他在教堂修理凳子时,偶然发现一本希伯来文的《圣经》,从此,他对希伯来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读懂这本书,于是他买了一本廉价的二手希伯来语法书,开始自学。有位阿盖尔勋爵问埃德蒙·斯多先生:“穷园丁的儿子怎么能读懂拉丁文写的牛顿定律?”斯多回答:“只要认识24个拉丁字母,就能够学会想要学的东西。”
沃尔特·司戈特从来都不会让机会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他的写作生涯始于一次访问苏格兰高地,他结识了许多1745年劫难中幸存的英雄。后来,他在爱丁堡轻骑团做军需官时,意外被马踢伤,不能走动,他不得不待在家里休养三天。但司戈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的大脑在不停地思考事情。就是在这三天时间理,他完成了《游吟诗人的短诗》的第一章,不久之后,这部作品就全部完成了。这是他的第一部伟大著作。
伟大的药剂师学徒与伟大的图书装订工
汉弗莱·戴维还是当药剂师学徒时,就用极为简单的仪器进行了一次实验。大部分仪器都是他自己临时做的,制作材料则是锅和盘子这类简单的东西,包括师傅的一些药瓶和器皿。这时碰巧有艘法国轮船失事,船上幸免于难的外科医生认识戴维,带着他的仪器箱来找戴维,把随身携带的仪器送给了他,其中还有一台老式的冲压仪器。戴维喜出望外,如获至宝,随即把它用到自己设计的压缩空气推进器上。后来,他又把它当空气压力泵来做热力性质和热力源的实验。
汉弗莱·戴维的学生是法拉第。当法拉第还是一个图书装订工的时候,进行了一次电学实验,工具是一只旧瓶子。法拉第对化学产生兴趣,也是因为听了戴维在皇家科学院的演讲。一天,一位绅士到法拉第的车间视察,看到法拉第正在专心阅读一本即将装订的百科全书。询问之后,这位绅士发现年轻的装订工对电学很感兴趣,于是给了他一张出入皇家科学院的许可证。在那里,法拉第听了汉弗莱四次精彩的讲座,用心记笔记,并且把笔记拿给汉弗莱看,汉弗莱对笔记的准确性给予了肯定,得知他竟是出身卑微的装订工时,惊愕不已,法拉第向汉弗莱表达了要致力于化学研究的强烈愿望。起初,汉弗莱极力劝阻,但法拉第的态度十分坚决。最终,法拉第做了戴维的助手,进入皇家科学院。伟大的药剂师学徒——戴维,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了同样伟大的图书装订工——法拉第。
20岁那年,戴维在布里斯托尔的贝多实验室工作,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没有财富,没有权势,更没有高贵的出身。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坚信我对人类所作的贡献绝不会因为没有这些东西而减少。”戴维和法拉第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柯尔律治曾这样评价戴维:“他聪明过人,精力旺盛,而且思维敏锐,总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穷根究底。戴维的思维十分活跃,他那永不枯竭的思索,就像脚底下的草皮一样能够疯长。”戴维对柯尔律治的才学也十分钦佩,并这样评价他:“他智力超群,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再加上他开明的头脑,他一定会为人类的需求、规律和真理贡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