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其烦的训练
这些人的功成名就都不是因为运气或出于偶然,而是靠勤奋努力。金钱并非他们孜孜以求的动力。如果一心只为钱财,根本不可能达到艺术的巅峰。艺术追求带来的乐趣本身就是最好的犒赏,随之而来的财富不过是出于无心插柳的身外之物。当有人问米开朗基罗如何看待一位画家为了金钱举办画展的事时,他回答说:“如果他这么急功近利,我想他的艺术才华很快就会枯竭。”
和乔舒亚·雷诺兹爵士一样,米开朗基罗对勤奋的力量深信不疑。他坚信,只要双手服从头脑的指挥,任何能够想象得到的东西都能在大理石上雕刻出来。他自己就是一个夜以继日工作、不辞辛劳的人。埋头苦干的时候,他一天的全部需要就是一片面包和一杯葡萄酒,他经常从半夜里醒来,继续他的创作。这时,他总是把蜡烛固定在他用纸板制成的帽子顶上,再将帽子戴在头上,然后借着微弱的烛光进行雕刻。有时候,他实在太累了,就和衣而眠,一觉醒来,又继续工作。他有一个特别喜爱的小摆设:一个老人坐在一辆轻便的马车上,上面还有计时沙漏,刻着“我还在学习”,像永不停息的机器。
帝辛也是一个工作狂。他的作品《殉道者伯多禄》整整花了八年时间才完成,另一幅名作《最后的晚餐》则花了七年时间。在给查里斯五世的信中,他写道:“陛下,我送给您的这幅《最后的晚餐》是我用七年的日日夜夜完成的。”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类伟大作品背后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劳作,人们总以为艺术家的创作是一挥而就、信手拈来的。
一个威尼斯贵族对雕刻家多米尼切诺说:“这个半身像你10天就搞定了,竟然跟我要50个金币!”多米尼切诺回答说:“你别忘了,我可是花了30年才学会在10天里完成这样一尊半身像的。”有一次,预订的画作晚了一点,对方就责备多米尼切诺画画进展太慢,他回答说:“我的脑子里从没停止画它。”
已故的奥古斯都·考尔科特尤其勤奋,在著名的作品《罗彻斯特》完稿前,他已先后画了四十多幅草图。这样不断的重复是在艺术领域取得成功的主要秘诀,也是人生成功的秘诀。
找准人生目标
理查德·威尔逊在孩提时就喜欢用烧过的木棒把人和动物的图案画在墙上。起初,他喜欢画肖像画。但是,在意大利时,有一天他去拜访朋友祖卡里利。朋友出门未回,他等得不耐烦,便开始在朋友的卧室里画风景画。祖卡里利回来看见后,竟被这幅画迷住了,他问威尔逊是否学过风景画。威尔逊回答说没有。祖卡里利说:“那我建议你试试,你肯定会有所成就。”威尔逊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英国风景画的开山鼻祖。
乔舒亚·雷诺兹小时候总是忘记做功课,只对绘画情有独钟。他的父亲希望他学医,但是他无法遏制强烈的艺术激情,最终,还是成了一名画家。根兹伯罗上小学时,常跑去森林写生,12岁时,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了。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要他见过的景象都逃不过他的画笔。威廉·布莱克是一个袜商的儿子,他喜欢在父亲的账本背面绘画,在柜台上速写。爱德华·伯德,只有三四岁的时候就经常爬到椅子上,在墙上画人物。虽然他的父亲希望他将来做会计,但是拗不过他的绘画热情,就买了一盒彩笔送给他,并送他去学习做茶盘。他通过勤奋学习和艰苦努力,终于出人头地,跻身皇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