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主导世界已经数百年,以西方为榜样,向西方学习,然后变成西方那样,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很多后起国家的普遍认识。但是,不管后起国家是否决定向西方学习,有一个事实不能忽视,很多后起国家都遭受过西方老师的侵略,这种现象可以称为老师打学生。中国近代史上,被老师痛打的事情也多次发生,而且每次都被打得很惨。那么,学生应该怎么办?是继续向老师学习,还是愤然而去,或者是与老师对打?
老师打学生,反映出老师身上有些坏毛病,但是,这似乎并不妨碍学习老师身上的好东西、真本事。假设有一个数学老师脾气暴躁,经常体罚或痛打学生,我们可以说,老师打人不能学,但是,老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还是应该学的。数学老师打人不等于数学知识就是坏的。西方老师有一堂专业课,题目叫做“落后就要挨打”,老师教课的内容就是痛打落后者。在这种情况下,学还是不学?我们发现,没有一个西方大国不打人,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不挨打。在西方大国轮番崛起的道路上,充满战火和硝烟。如此看来,“落后就要挨打”,像是一堂向西方学习的必修课。由此我们怀疑:只学知识,不学打人,是否也能获得像西方一样的发展?
西方老师的打人,并不仅仅因为脾气暴躁,而是一种战争发财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对于战争抱持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用战争摧毁他人是天经地义的,胜利一方对失败一方实施抢劫掠夺也是必然的、没有道德愧疚的。战争虽然是消耗财富的行为,但是,战胜之后的掠夺,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因此,西方近代历史上,战争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重大投资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步入现代化的国家,很少有人对于这种战争观念提出不同的看法。由于战争的合法性不受质疑,战争的道义性就无足轻重,落后就要挨打,在西方老师彼此之间,就像是愿赌服输的游戏规则。
由于这种游戏玩的是战争投资和发财,因此,敌我关系是随时变化的。昨日的敌人,今天就能携手,明天可能又会反目。有些人经常说,西方人不记仇,打过以后,打出个结果,就相互原谅。并且,他们将此现象用“宽恕”这一道德元素来解释。在树立西方榜样的时候,这种观点还会同时批评中国,说中国人没有宽恕精神,中国人有道德缺陷,因为中国人总是记仇,总是对以前遭受的挨打或委屈念念不忘。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方对于打人和挨打的宽恕,对于敌友关系转化的随意,实际上是因为打人的事情太频繁了,打人已经变成家常便饭。当“用拳头说话”成为普遍规则的时候,输的一方会心甘情愿,胜的一方会心安理得。如果下一次胜负发生逆转,双方的心情也会对换。因此,这种现象其实是奉行野蛮的武力原则的结果,是把战争和打人当儿戏的结果。在这种野蛮原则下,“落后就要挨打”对于胜者来说,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胜利宣言;对于输者来说,是自我安慰地接受现实。
而中国人不愿接受“用拳头说话”的野蛮法则。
中国人不喜欢打人,同样不喜欢被打,一旦遭遇了暴力或侵犯,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一样,先接受这一次暴力的结果,再设想下一次反败为胜的转折。中国人会要求对这一次的彻底清算,因为,中国人并不希望下一次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不管输赢如何,中国人都不希望会有下一次。正是因为这一和平的愿望,才使得中国人对每一次暴力都很在意,希望首先得到良心的清算。如果暴力被施暴者轻描淡写地遗忘,甚至施暴者还享受着施暴所获得的好处,中国人便永远不会遗忘。这并不是中国人爱记仇,这其实是对于没有良心悔改的暴力永不给予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