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当黄光裕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在北京走街串巷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稚气未脱的农民子弟,日后会蝉联三届中国首富。
这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状似呆呆愣愣,骑着车,在北京城里车轱辘似的来回乱转,那个时候,这样的外地人实在是太多了,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小广东。
黄光裕只有初中学历,从小家境贫寒,父亲黄昌义靠在村子里卖豆浆维持生计。所以儿时黄光裕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豆浆摊子上,帮着父亲收钱递货。豆浆摊小的简直不能称做生意,他的举动还仅仅只能归结为懂事,帮助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称做是他第一次接触商业。
黄光裕的身影也不光出现在自家的豆浆摊子上,偶尔在那些走街串巷,高声喊:“有废品的卖!”的人中,也能看见他。那时候还没有辍学的黄光裕,利用课余时间,收些废书废报什么的,运气好的话,一天也能收入一两块钱补贴家用,这在南方孩子中是很常见的。
等到再长大点,黄光裕的“收废品”就开始扩大范围了,那个时候是70年代,汕头地区开始流行低价回收旧家电,然后在把这些旧家电重新组装,收拾干净,再卖出去。因为是旧电器,有的太脏、太旧,别人嫌组装起来太麻烦,索性丢弃了事,但是黄光裕不怕脏,堆放得如同小山一样的电器堆中,经常能看见黄光裕和他哥哥的身影。他们把跟垃圾一样的旧电器,挑拣有用的,组装好,擦干净,再卖出去。就这样摸爬滚打了一年多,黄光裕竟然从这如同捡垃圾一般的活计中摸出了门道,成为一个精明的“小下家”,由他收来的电器,或者组装的电器,大都能出手。
吃到甜头的黄光裕,看见家中入不敷出,实在无力支撑自己继续求学,在1985年,索性辍学,跟着哥哥远上内蒙古。别的他也不会,自然还是熟门熟路的做倒卖电器的买卖,但是短短的两次内蒙古之旅后,年纪轻轻的黄光裕便对在内蒙古做生意渐渐失去兴趣,开始考虑转移战场了。黄光裕后来自己说:“我觉得那里市场太小,另外觉得那边的人虽然非常仗义,有时他们不好驳你面子,说些大话,但又做不到承诺的事情,所以是带着仗义的欺骗,我这性格不太适合这种氛围,我喜欢说过的话就算话,要有一个交代。”就这样,黄光裕离开了内蒙古,带着在内蒙古赚来的几千块钱,来到了北京。至于他为什么来到北京,更富有戏剧性和随机性,他说:“我一查地图,北京比较大,所以我就一个人先到北京来了。”
初到北京城的黄光裕,就吃了三轮车司机一个大亏,百十多米远的近路,却被兜兜绕绕了大半天,骗走了几倍的车费,黄光裕后来回忆,还不无感慨地说,当时的感觉就是北京太大了。
北京很大,就像是任鱼跃的大海,任鸟飞的天空,但是黄光裕,揣着倒卖旧电器得来的4000元钱,小心翼翼,探头探脑,并没有一开始上来就跟无头苍蝇一样没有目的的大展拳脚。他仔仔细细地走,认认真真地看,很是详细地做了一番市场调查,那时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光裕看见了大家都能吃饱了,开始注意穿衣打扮起来,觉得要是卖服装,肯定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