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1999年国美走出京城,开始全国性的跨地域经营的策略,现在国美也许还只是地方的龙头老大,而很难有今天跺跺脚,所有电器供应商胆战心惊的威势。
黄光裕在北京站稳脚跟,自然就不局限于此了,天津与北京,地势交接,消费水平不相上下,电器发展有利可图,精明的生意人黄光裕,把眼光瞄准了这片土地。
可是黄光裕能想到的,别人早就想到了。天津市场,早就被先行者们瓜分得七零八落,哪里容得了黄光裕在此称王称雄。但是黄光裕的铁血手腕,此时显露峥嵘,当所有人都认为不是市场的时候,便是市场,本着这样的念头,黄光裕毅然决定进军天津,用的还是老手段——低价。1999年7月10日,国美在天津的第一家店开业。一战功成——国美所售商品的价格比天津市场上便宜数百元,引来津门百姓抢购。这在当地的零售产业中无异于轩然大波,等同于黄光裕的国美同当地所有的商场为敌,引来了当地十几家商场联合起来对国美进行封杀,要知道,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此时,黄光裕我行我素,不惧不悔,这种不知反思的态度,更使天津的商场们大为光火。于是在国美天津两家连锁店开业前10天里,天津劝业场、百货大楼、滨江商厦等天津十大商场至少召开了三次会议。他们成立了“商业联合体”,发布《关于统一电讯商品零售标价的联合声明》,并要求“厂家不要因一时之利,而影响我们多年培育的关系……否则,我们将联合提出抗议采取相应的措施……”黄光裕有没有理会这个声明,目前不可考,唯一能看到的是,正是这样一份声明,无形中起了一个广告的作用,把国美的低价宣扬得尽人皆知,使得消费者反而趋之若鹜,国美日销售额飙升至140多万元。看来,黄光裕要感谢竞争对手的打压。一年后,国美在天津的分店就增至5家,市场占有率保有绝对优势。黄光裕一往无前,国美一往无前,胜利一往无前。
当然,黄光裕的扩张过程并不是无往不利,他曾经兵败王府井。黄光裕是商人,不做赔本的买卖,他从王府井兵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组织编写了《国美经营管理手册》。避免日后的扩张,再出现王府井类的错误,这本书,成为了以后国美扩张的“红宝书”,这么一算,黄光裕还是赚了。
在国美战车向全国扩张的时候,不得不提到黄光裕的另一把战刀——类金融。经济学家郎咸平似曾说过,国美从同类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采取了类金融的模式,利用缓期付账的方式占用上游供货商货款进行短期融资,即为“类金融”运作方式。 此方式下的资金拖欠期限短则数日数周,长则可达6个月之久。通常,销售商为了减少资金占压,也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和厂家合作多为代销制。但在1999年,当国美对销售国产品牌有了一定经验后,黄光裕经过一番考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厂家签订包销协议,要求厂家以最优惠政策和最优惠价格供货,而国美则承担相当大的销售量。这种与生产厂家直接签订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销售大单,对每一个厂家都是极大的诱惑,但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既然要了这么大的销售大单,就要让利给国美,国美往往也就能以很低的价格拿到货。“销量越大,进价越低,进价越低,销量越大。”这就形成了国美低价扩张的良性循环,而良好的信誉也使国美推行类金融模式成为了可能,演变到最后,变成了国美能短期免费拿到厂家的货,等到销售的额度完成,再归还货款,这样的模式,对于一般的商家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国美的平台已经做得足够大,信誉足够好,又经常与上游厂商签订包销售的合约,极大的取信于上游厂商,便让类金融这种模式有了推展的可能,而在马不停蹄的扩张中的国美,就这样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