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虽然美国电影在国际上大受欢迎,但是它在施加重要影响时也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一些欧洲的著名艺术运动构成了早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美国电影产生了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绘画、雕塑、戏剧以及电影风格。这种灰暗的风格旨在表现德国民众在“一战”失败后的那种悲观情绪。表现主义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恐惧和惊慌。这种内在恐惧源于主人公无法区分现实与幻想。由罗伯特·威恩(Robert Wiene)执导,摄于1919年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就是最著名的表现主义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这种艺术运动的特点。影片通过运用由表现主义画家所设计的噩梦般的布景和大量的阴影来达到戏剧性效果。弗里茨·朗(Fritz Lang)1926年拍摄的经典科幻片《大都会》(Metropolis)是这种风格的另一个代表性作品。表现主义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以及《狂凶记》(Frenzy,1972)这类试图揭示个人心理的美国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viet social realism)是针对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在某些方面亦可看作是一种对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制作者更加关注群体而非个人,更倾向于表现外部问题而不是内部的心理状态。故事的英雄常常由一个群体组成。许多这类电影都是为苏联共产党所做的露骨宣传。导演常常使用业余演员而不是专业演员来突出“群体英雄”这种思想。这个流派最有名的代表作是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于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讲述了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的故事。在影片中,一群水手和敖德萨城(Odessa)的公民成了集体主人公。影片有一组被称为“敖德萨阶梯”的蒙太奇镜头,是高等院校研究得最多的电影片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了许多电影对暴力的表现方式,比如《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1968)中著名的慢动作死亡场景和《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中残酷的折磨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