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心智模式的一些观点(2)

拆掉思维里的墙 作者:古典


这个故事的寓意谁都明白,前者心态很好,后者心态糟糕。所以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但是以往的论述在心态二字上面止步不前?试问: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两个人心态却完全不一样?失败者也不是没有过挑战命运的心态,却被生活所磨灭。为什么成功者可以把一个好的心态保持那么二十年?

深究心态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两者关于世界的假设不同:谁该为自己幸福负主要责任?如果一个人认为:我要让自己幸福,我负主要责任,父亲是辅助的。那么他会想:现在父亲不如人,我要和别人一样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会成为那个成功人士。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得不好是天经地义,心安理得,他就会成为那个穷困潦倒者。

对“我的幸福谁负责”的内在假设导致两者面对挫折的不同心态。而决定对自己幸福负责的人,在遇到外界条件糟糕的情况下,自然会更加努力,外界条件好,也是踏踏实实,心态自然好。而放弃自己幸福的人,则终日忧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心态肯定糟糕至极。好坏心态的背后,是关于世界的不同假设而决定的。

为什么你听了一场成功学讲座,激动的神魂颠倒,回家凉风一吹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因为心态是一种态,就好像水有液态有气态,听课的时候温度上去,就是气态,回到家没有这个氛围了,就自动回归液态了。成功者的态你学会了,但是他背后的心智模式,你还是不懂。

数据是程序运算的结果,心态也是心智模式运算的结果。如果我们只拿到计算结果。而没有拿到程序,那么下次遇到不同情况就还是没有办法。有一次一个疯狂英语的优秀老师交流,他问我怎么样才可以背好单词?我说就是要多重复多忘记,要数量不要质量,李阳老师不是有Enjoy losing face 吗?我建议你也Enjoy Losing Words。用你练习口语的心态来学习词汇吧。但是半年过去了,我问他怎么样,他摸摸头说道理明白了,但还是没有进步。同样一个心态,离开了环境就没有用了。

如果希望保持心态,就一定要明白心态背后面的心智模式。从心智模式上面来改变心态,是心态保持的秘密。你总会听到很多人说,很多东西都是互通的。也就是说,程序都一样,只是运作的内容不同而已,但是这个程序到底是什么呢?心智模式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关于智慧的智慧。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说,学心智生,学心态死。

三.每一个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

假设你在一家公司的部门,部门里面有三个同事,由于人事调动,必须选择其中最好的一个当经理,而你是总体考评排名第二。如果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而且不准备跳槽,你会怎么选择?

选择1:尽一切努力,联合老三,PK掉老大。

选择2:搞臭老大,再搞臭老三,我不上你们也别想,大不了一起砸掉!派个空降兵过来吧。

选择3:支持老大上位,教育老三支持,搞好新的部门的工作。

你想选择哪一种?

如果按照经济学假设,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而且希望获取最大价值,你应该选择哪一种?

如果公司只有一个经理,而且永远不换,你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法?

你应该选择第一种。因为公司资源有限,而且还是独占性的,一旦一步慢就步步慢。如果你要获得最大利益,就应该用这种win - lose模式。

如果公司只有一个经理,而且你觉得让他上管理可能更加差。你应该选择哪一种?

你应该选择第二种。因为资源有限,谁获得了都对你有害。不如大家都不要。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就是 lose lose 模式。

如果公司未来有很多的职位空缺和机会。或者你的眼光不仅仅限于这个公司,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

你应该选择第三种。因为资源无穷大,如果现在你帮助老大上位,未来他也很有可能帮助你上位去做另一个经理。最关键的,你的行动让整个公司、行业的人都看到你的品行,他们都愿意和你玩这种win-win游戏。

双赢对么?不一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