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中国人道德理念困惑在著名高校伦理学教材中的反映
纵观上述两个"事件"凸显的中国人的道德困惑的实质,是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计划经济道德观,与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理念中的表现。这种主流道德观是在高校伦理学教科书中阐述和传播的。因此,要从理论上来揭示两个"事件"所凸显的道德困惑的伦理学意义及其解决之道,就必须对伦理学教科书所宣扬的道德观提出质疑或反思。
以下所列四部伦理学教科书,是近年来北京著名高校正在使用的伦理学教材。它们分别是:
(1)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2)李春秋主编:《新编伦理学教程》,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孙英、吴然主编:《经济伦理学》,1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四部教材所阐述的伦理思想的差异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作为意识形态的伦理思想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和演进。其中,前两部教材都是运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无私利人的道德观,来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正在形成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二者的差别是,前一部《伦理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把计划经济道德观称为共产主义道德观,其主旨是用共产主义道德观来规范人们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生活。后一部《新编伦理学教程》(以下简称《新编》)的内容与《教程》大同小异,只是把计划经济道德观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观,并在论述中引进了价值论的新内容。考虑到两书所主张的"无私奉献"的道德原则的一致性,笔者将其并称为"无私奉献论"。
后两部教材是在我国学术思想对外开放条件下,借鉴国外现代西方伦理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新思想,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编写的教科书。其中,前一本教材《伦理学原理》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思想,首次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同国际接轨而又超越西方伦理学的教科书"。其主旨是阐述一种适合各种社会制度的"道德终极标准",提出一种包括"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三种原则在内的道德标准体系。后一部教材《经济伦理学》是在肯定"道德终极标准"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市场经济道德理论,明确否定"无私奉献"、"无私利他"、"集体主义"、"雷锋精神"等计划经济道德原则,主张"为己利他是一切市场经济行为应当如何的唯一的善原则",同时主张在非经济的人际关系中应当坚持"无私利他"的道德原则。考虑到这两部教材的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笔者称其为"道德终极标准论"。
这四部教材,在分别阐述的伦理学观点上,虽然存在着尖锐的意见分歧,但在一些最基本的道德理念上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论点上:
其一,道德不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选择的理性行为或"行为应当",而是智者、圣人或国家管理者根据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制定的行为规范。这种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或道德原则,作为上层建筑,可以调节或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实现对人的行为管理。
其二,所有道德原则都是体现经济利益关系的"利他"或"利己"的经济道德原则,不存在体现权利关系的"尊重人"、"爱人"或"不损人"的人格道德原则。
其三,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存在矛盾。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或"集体利益至高无上"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
其四,个体道德作为个人的美德或品德,是"无私利他"的经济道德原则在个人内心中的"内化"。因此,不存在通过"推己及人"的伦理方法或"良心感悟"、"同情心"形成个体人格道德的可能性。
在这四部著名高校的伦理学教材中表达的伦理学思想,正是上文通过案例分析所揭示的道德困惑的真正根源。因此,深入辨析这种伦理思想在理论上的缺失,并据以阐述一种更为完善的伦理思想体系,是本书研究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