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4)

甘地的真理 作者:(美)埃里克·埃里克森


印度教生命周期中第一个明确界定的阶段是学徒期(Antevasin),即青春期。这个阶段把一个人所属种姓的基本技能都组织在一起,并要求摆脱对父辈的盲目依恋,将其转移到一名合格的宗师那里,目的是为了以具体的技能和有影响的人物锚定一个人的命运和性格。这一阶段颇为接近于我们的学校时期,我们在这一时期有了初步的能力意识,也奠定了青年期诚信感的基础,同时,对于产生认同也非常重要。再有一点就是,我们认为印度教成熟阶段的特质是德行(dharma)Dharma没有恰当的汉语对应词,一般译为:道德、虔敬、德行、社会秩序。 译者注 由前世决定,又可在后天获得和选择的人生职责。德行既有很强的个性,又跟我们所称的认同具有同等的规定性:“自己的德行,尽管不完美,总比别人的要好;修习自己的德行,到死也光荣,别人的德行会带来凶险。”The Bhagavad Gite,Discourse III,p.35,参见the translation by Franklin Edgerton,2vols.,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2,I, p.39。

然而,只有把个体的德行集中起来,才能使世界达到统一。史诗《摩诃婆罗多》说道:“不管是国家还是国王,不管是权杖还是手持权杖的人,都不能统治人民;只有德行才能使大众得到相互保护。”引自P N Prabhu,Hindu 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in Socio-Psych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s,Fourth Edition,Bombay:Popular Prakashan,1963,p 73。德行在本质上总是共通的,但结合了个人的经验,如果这样理解,那它里面就包含很多我们定义为自我的东西。Erik H Erikson,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1968,pp 221-224, “A Communality of egos” 如果个体凭借相互依存才能达到最大、最优的互动,那么德行将通过共同秩序中各个人的自我实现而巩固这个世界。

进入青年时代,学徒期将被居家期(Grhastha)所替代。我发现有一点挺亲切的,印度教对整个生命阶段的安排允许两种截然对立的生活方式依次存在。犹太基督徒从摇篮到坟墓都必须保持贞洁的品德,这种清规戒律可谓刻板单调,但它能决定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相反,印度教为了使教徒成为一名具有永恒美德的学生,首先声明学徒期必须推迟和升华学生的性欲,但是,接下来作为青年期的首要职责,又要求年轻人去体验各种各样的肉体快感,对此有些寺庙里有全面系统的描绘。

但是,他也不能就此迷失自己;一旦他结婚安顿下来,就被鼓励献身于阿萨(Artha),就是家庭关系、公共权利和生育的“现实”。《曼奴法典》宣称:“只有把妻子、自己和后代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The Laws of Manu, G Buhler, trans ,Vol XXV,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F Max Muller ed ,Oxford:Clarendon Press,1886,p 335 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和我们的如下假设相吻合,这就是青年期各种各样的亲密关系将走向一种真正的亲密,它是各种认同的融合。反过来,它将成为标志生育期的关怀感的基础,成为所有在生育和生产中得到统一的人的力量源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