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过人记忆力的人
在古今中外有惊人记忆力的人不胜枚举。
周恩来总理的记忆力就像一台电子计算机,人们都非常赞叹。对普通的群众只要见过了他都能记住。北京站有个客运服务员,1964年曾经见过周总理。过了几年,有一天她正在母子候车室打扫卫生,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路过时,主动地走过去同她握手,还叫出了她的名字,使这位服务员感动得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
周恩来总理在1965年春天,接见了曾经给他开过车的司机计锦洲。计锦洲同志1946~1949年是周总理的司机。在谈话中周总理对计锦洲说:“你母亲今年85岁吧。”计锦洲惊异地说:“总理,您的记性真好。我母亲的岁数还是初次见面时对您说的哩!”。
国营西南农场劳动模范叶娣同志,1958年在北京参加妇女代表大会时见过总理。过了将近三年,周总理来到了农场,叶娣迎了上去,她没想到周总理一眼就认出了她,高兴地叫着她的名字。
蔡邕是我国汉末负有盛名的学者,他的著作名扬四海,但是在兵荒马乱中散落遗失,他也被杀害了。她的女儿蔡文姬凭记忆把她父亲蔡邕的作品记录保存下来。
蔡文姬从小好学,聪明过人。曹操与蔡邕是挚友,有一次曹操问蔡文姬:“你还能记住你父亲多少篇文章?”蔡文姬说:“还能记住我父亲的400多篇文章,都是小时候我父亲教我背诵的。”于是曹操叫蔡文姬凭着记忆把这些文章记录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蔡邕的作品就是蔡文姬凭记忆把蔡邕的作品记录保存下来的。
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者记忆力都相当惊人。据说有一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要试一试也是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记忆力。苏轼就从他的书房里找出一本冷门书,随便指了某页某段,王安石竟能一字不差地整段背出来。王安石惊人的记忆力被传为佳话。
古代有不少“过目不忘”的传说。《晋书 符融传》称符融“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与人同路,遇到“道碑”,念过之后,竟能“背而诵之,一字不失”;有人对唐朝学士常敬忠进行考试,考题是一份万言书,要求他读十遍后背诵。可是常敬忠读了七遍,就能背诵如流了。
2.我目睹的中学生记忆力表演
1991年8月20日,在北京太平庄某单位的大礼堂里坐满了400多位教育家。他们是应邀来测试江苏省东台示范学校的学生的记忆力。测试的项目很多,现列举几项如下。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亲身参加,目睹全过程。10名东台示范学校的学生站在讲台前,面对400多位测试者。
(1)《新华字典》某页有多少个字
台下的测试者任何一个人都可提问。例如问《新华字典》第364页有多少字?都是什么字?被指定的台上某一个同学,立刻回答出有15个字,它们是拚、拼、姘、泊、贫、频、锸、颦、嫔、品、榀、牝、聘、乒等。
台下另外一个测试者问620页有多少字?都是什么字?被指定的台上的某一个同学也立刻回答出有12个字,它们是砖、颛、转、传、转、赚、撰、馔、篆、庄等。他们回答都正确。
(2)某字在《新华字典》的哪页
测试者问作业的“业”字在《新华字典》哪一页?被指定的台上的同学立刻回答出在544页。测试者问学期的“期”字在《新华字典》的哪一页?被指定的台上的同学立刻回答出在200页。他们的回答也是正确无误。
(3)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位数
在会场的台上挂着横幅,上面按顺序写着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的数字。然后测试者指定台的被测试者回答出小数点后第76位数是多少,被测试者立刻对答如流,准确无误。
(4)记物品名称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