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节:语言的迷思(5)

童年与解放 作者:黄武雄


观察归纳甚至尝试的过程一直与实际世界紧密结合,小孩的敏感与勇于尝试,使他很快便从外在的情境、大人的回应中修正自己的错误。乔姆斯基整套的变形律当然比前述的组合复杂得多,但再复杂的事物小孩都靠其辨认整体特征的能力学习甚至加以运用。进一步语法的编组裁辑,固然规则无数且诸多变化,但小孩不去找寻规则,他只做整句的(as a package)观察归纳,辨认出其适用的特征,他不描述其特征,不抽象出规则,不建立语法(grammar)。

即使是深奥暧昧如前述乔氏著名的英文语句,也不必诉诸神秘的深层结构,乔氏在建立其普同理论时,将语言函数定义在纯粹由语音串所构成的集合A 上,使出现的歧义无法纳入其理论系统,使他只好把溢出其理论系统之外的复杂性归之于深层结构。设若改将语言函数的定义域,修正为兼含其他词性或其他性质(如时、地、物或人等)的语音串集合,则种种语意学上的歧义与诡论,皆可纳入修正系统之中。我们只要分析小孩高度发达的辨认整体特征的能力如何运作,便可以解释小孩如何掌握语言,而揭开了人类幼儿学习语言之谜。

十三、文明也老

从自然发展出高度辨认特征的能力,并积累而质变为抽象能力,使人在面对严酷的生存考验,能自千万物种中脱颖而出。伴随着辨认事物特征的能力日益精细,人有了语言,有了智慧,开始创造文明。从复杂的事物中辨认特征,是人在自然演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能力,而这能力又回过来开启文明,创造文明。所以说辨认特征是人创造力的基础。高度发达的特征辨认能力,在日常生活的表现是颖悟的敏感,在文学艺术甚至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则为犀利的直观。

辨认特征的能力是人天生的禀赋。赤子降生,世界对他是一片陌生,陌生使他极度敏感,使他天赋辨认特征的能力发挥无遗。两三年之内他熟悉了母亲及周边的事物,同时也掌握了语言。他一步步走向文明,适应文明。当世间对他不再是陌生,生存对他不再是威胁时,他犀利的敏感在消退,他开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始辨认特征的自然能力亦迅速萎缩。取代的是另一种描述性的文明能力,他可以用精确的语言描述事物,可以开始用抽象的符号运思,但是他的世界并没有扩大,只是场景更换罢了。他从无穷多维的自然世界走入有限多个变数的文明世界。他接近前者的方式是辨认,对后者则为描述。他走入了有限多维的皮亚杰轨道。他开始学会"形式运思"的同时,却无法再一眼辨认苹果与梨子的叶片,迅速分清玉米与高粱、青蛙与蛤蟆。

可是等到他熟悉了文明已知的成果,走到文明的尽头,开始要为已知文明拓荒,探索人类未知的事物,这时他便仿佛再置身于他的人类祖先所处的蛮荒世界,要开创文明。但远古祖先的斧头已经腐锈,辨认特征的自然能力早已衰退,他只有颓然而返,回到文明早已精耕的田园,徘徊踱步,在已知文明的疆域里流连终生。

而文明也因而老去,这是自然与文明间的又一个历史的讽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