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着明亮的那方(2)

希望教室:教孩子一生最受用的36种能力 作者:苏明进


一是,我们是否都在平心静气地教书?读《希望教室》,让我回想起几年前受邀去参观台湾学校的情景。台湾也有教育的压力,但总体觉得台湾老师给人感觉很舒服,谦和,不像我们的老师这么急躁甚至“暴躁”。我们之所以这样,很多的原因是被家长逼的、是被这种应试教育制度逼的。我们在这种煎熬之中,难免像一条鱼掉在不适应自己的水里面,立马变得狰狞,在水里不停地挣扎。我总在想我们大陆的小学老师太亏了,大多没有这么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怎么能让我们教师有好心情去舒展自己的抱负呢?但埋怨一点都没有用,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就应该想想怎么来改变自己。所以在阅读苏老师这本《希望教室》时我就在想,无论如何都要平下心来、静下心来默默地等待,坚守,就像苏老师对待他班的孩子一样,就这样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来,在一个个情境,一个个情节,一个个这样的事件中,走完童年的历程。

二是,该怎么样一心一意地教书育人?也许,我们跟台湾老师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因为热爱而工作,而我们大多因为工作逼着我们去热爱。我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心态、呈现的专业素养和我们对这份事业的追求,有没有像苏老师一样的“专一”?这一点很值得我反思,也值得我们这么多一线老师的潜心思考。我想,我们如果也像苏老师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课堂,课堂不就是希望的教室吗?教室成为了教师的生命所在,那么课堂就变成了生活世界。当然,大陆不乏像苏老师这样的老师,如果我们这样心无旁骛,目光纯净,一心地扑在教育上面,去琢磨,去咂摸,那我们会有多少个“希望教室”呢?

另外,《希望教室》是人文教育图书,我觉得人文教育的提法非常好,人文就意味着人性、尊重、理解与唤醒。非常感谢侯亮先生和他的团队,能够精心打造这个“尊师园书坊”,让教师真正有师道尊严,让教师懂得教书不仅仅是活着的一种方式,而是能够幸福而又有尊严地活着的仪式。期待也祝愿《希望教室》以及“尊师园书坊”能呈现给千千万万的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希望,将道理揉进故事里,用故事说话,让他们静下心来,让他们懂得孩子是要一步步长大的,孩子的成长是慢慢来的。也让家长懂得成长不等于成才也不仅仅是成功。借用书上的一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决定孩子的未来!”

最后我想说,读吧,不仅是这本,读书的意义,也是为了走向那明亮的一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