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欧妈的寄宿家庭里,如果有时间,她总是要我陪她一起准备晚餐。在准备一道菜的各种食材以及处理食材的过程中,欧妈会用清楚的发音,告诉我每一种食材的英文名称。烹煮的过程也是很好的语言学习机会。举荷式烤饼这道菜为例,从翻炒肉燥、烹煮酱料、起司调味、面皮铺陈,到最后放入烤箱烘烤,欧妈都会耐心地将每一个步骤,用英文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一边做一边询问我,是否确切地知道每个步骤的英文,如果不清楚,她会再陈述一遍,直到我了解为止。
如果这道菜是欧洲哪一个国家的传统家乡菜,她也会用英文告诉我这道菜的特色以及代表的意义与故事。有时候她还会特地问我许多台湾的菜色,让我用英文解释,她也顺便学习华人的料理。所以,每煮完一道晚餐,我不但熟知了许多英文单词,还能透过食材,了解到许多欧洲及澳洲的史地常识。
当然,这样的生活教育,不只是发生在厨房里。
在我住在欧妈家的15年当中,透过帮忙除草、打扫及清洁,语言和生活的教导落实在客厅、浴室、后院等地方。
一直到后来,当我在澳洲的学校里教书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欧妈对我的生活教导,对我融入澳洲的文化有多么大的帮助。同时,也在许多澳洲校长与同侪对我的惊叹中,才发现我的英语能力竟然大都是从欧妈的寄宿家庭中培养出来的。
透过寄宿家庭的生活,将语言教育与文化的融合落实在其中,似乎已经变成澳洲教育里一个很大的特色。
许多人在出国留学时,会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调查要前往的学校与科系,却往往很少有人愿意将心力放在居住的问题上,我认为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许多留学生或移民,往往都是在踏上异国的土地时,才会猛地醒觉:原来在国内听到许多人侃侃而谈的外国经验,似乎不是那么适合自己或孩子们。一旦踏上异国的土地,所有在本国的经验,似乎都必须从头开始。因此,亲身融入当地的生活,累积当地的人脉资源与生活经验,是最好的做法。
对学生而言,尽管选读的学校再怎么优质,生活仍然是生活,居住的地方仍然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活动最多的地方。尤其人在异国,常常因为文化不同而引发的法规问题,往往让许多移民或是留学生以为的小问题,最后变成影响终身的大事件。因此,踏上异国的第一步——选一个好的寄宿家庭,不应该是一件被忽略的事。
澳洲的教育产业,是澳洲寄宿家庭文化的重大推手,每年为澳洲带来大量的国际学生。澳洲的寄宿,和台湾近几年来流行的民宿,本质上似乎有很大的不同。以我自己曾居住在台湾的经验为例,台湾许多的民宿较具商业气息,许多大大小小的民宿,都拥有十几间以上的房间,反而像是私人经营的小旅馆或背包客旅店。
澳洲的寄宿家庭则不然。澳洲人普遍认为,寄宿家庭,学生就必须住在屋主的家里,与屋主以及孩子们一起居住,学习语言,分享文化,共享一个厨房,帮忙洗碗或清洁。运气很好的留学生,还可以与屋主们共享同一个马桶。留学生住在寄宿家庭里,就必须和屋主们的小孩一样,帮忙为家中的大大小小的杂事负责,这样才真的像一个大家庭。
因为尽管学校的教育再怎么完整,最好的教育仍然是从生活中做起,这是澳洲人普遍的思维,也是家庭教育的一贯宗旨。
因此,澳洲的各级学校,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学校都会与民间的寄宿家庭合作,提供跨洲的学生以及国际学生居住,同时学校也会有专员,负责过滤寄宿家庭的质量,协助学生们适应澳洲的文化。寄宿家庭通常是以周计费,每栋房子会收一到五个学生不等,视房子的大小与屋主的能力而定。
此外,寄宿家庭接受学生的理由会因家庭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家庭是因为经济问题想把多余的房间做有效的利用;有些是因为想要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有些是为了自己儿女的教育问题,希望让自己的儿女能够自小处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里,原因其实不一而足。因为寄宿家庭本身接受学生的目的不同,自然对学生的态度也不一样,借由细心地观察与体验,它往往可以是一个寄宿家庭好坏的参考指标之一。
对许多留学生而言,远在异国,一个好的寄宿家庭可能不只是遮风避雨的地方,而是协助学生们融入异国文化、落实生活教育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