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贫贱夫妻百事哀?

停下来享受美丽 作者:王建一


 

张爱玲在散文《爱》里写下这样一段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简单却富含哲理,是对爱情最贴切的诠释。但现实中的爱情却没有这么简单,不但是“你”在这里,还得有很多东西和你一起在这里。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原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他写这首诗是为了怀念病亡的妻子,本意是“虽然我知道这种阴阳相隔的悲恨人人都会有,但一想起我们做贫贱夫妻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我特别悲哀”。现代人望文生义,将此句话理解为“夫妻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是很不幸的,容易在生活上产生痛苦和争执”。这种解释赤裸裸地道出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爱情被金钱这个现实所操控,又有多少爱情承受不住金钱的考验,最后各奔东西。

小欣今年29岁,北京东城区人,大学本科毕业,月收入不到2000元。她说自己对爱情开窍比较晚,直到去年才遇到一个合适的人。

男友小黄也是北京人,不过家在延庆山区,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小欣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回龙观贷款买了套房子。他把房子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租出去,用租金还贷,然后自己在市区花几百块钱再租一个房间。

了解到这一切,小欣对将来不免有些担心,男友虽然宽厚善良、正直淳朴,对自己也非常体贴,可结婚后,回龙观的房子就不能再出租了,两个人的工资要还房贷,还要供养双方的父母,再加上将来的孩子,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欣问我她应该怎么选择,自己马上就要30岁了,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挑选爱人,可选择了这个男友,以后的日子可能会比自己现在过得还要差。况且男友学历不高且没有一技之长,为人又太过善良,不太会溜须拍马,不善言辞,也不懂如何应酬,想在这个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是比较困难的。

小欣说她自己并不是那种贪图享受,依赖男人的人,只是不想有太大的压力。

小欣的事很有代表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没有钱似乎就没有了一切,金钱染指爱情,是杯具吗?

张敏和小欣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和男友相恋一年半打算结婚,可她的父母非常介意男方家不能提供单独住房这个问题。她的父母认为:爱情可以建立在经济上,可是经济不能建立在爱情上。张敏很苦恼,她认为男友各方面情况都不错,自己也有份稳定的工作,买不起房子只是暂时的问题,并且自己也不介意和公婆一起生活。但是,每次这么和父母交流的时候,都会不欢而散。

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考虑具体的生活细节,房子、柴米油盐、孩子等,这一切,哪样都需要钱,这是勿容辩驳的事实。小欣的爱情焦虑,是由于爱情观、价值观不够坚定造成的。张敏的父母担心女儿结婚后居无定所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社会一员,加入社会“恐房症候群”,是社会心理在个体心理中的反映,并不代表他们主观上要破坏两个人的爱情。不过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金钱在作怪。

爱情不等于面包,这是现实中无数婚姻解体的原因之一。作为未婚的年轻女孩,受到各种迹象和各种说法的干扰是可以原谅的。然而,爱情是个体的——两个相爱的人,是否情趣相投,是否观点一致,是否生活习惯契合,能否包容理解等等——这些金钱之外的东西,也是相当关键的。

所以,我对小欣说,不要在物欲横流的世道里面随波逐流,咬紧牙关和这个不富裕但爱你的男人一同面向未来,艰苦奋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有一句话这样说:不是创造的物质不丰富,而是人的欲望太强。要想富裕,不是提高财富,而是降低欲望。

当爱情遇上“恐房症候群”,我主张张敏坚持爱情。父母所言“爱情可以建立在经济上,可是经济不能建立在爱情上”这个言论,是不符合人的真实心理的。人是向往美好的,美好的爱情,尤其令人向往。心理补偿原理告诉人们,人生活中缺什么,就会补什么。没钱买房,两个人可以努力挣钱买房;但是,两个人没爱情,或者爱情不是真心,可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当爱情遇见金钱,现实中,很多女人将爱情让位给了金钱。她们认为:爱情是可变的,而金钱是实实在在的。找了有钱的丈夫,当爱情没了,变了,还可以拿着金钱找爱情。但是,我想说:很多持有这种观点的聪明女人,都病了。不光得了物欲横流的金钱焦虑症,还得了爱情心理幼稚病。现在,男人多在结婚前买房、财产公证,女人抱怨男人太精明,对爱情很失望。可是,女人是否想过:这是被逼无奈的结果。女人恐男人无房,难道不许男人恐女人认房不认人吗?男女的心理没有本质的差异,一位心理大师说过:世界上没有比男人更像女人,也没有比女人更像男人了。

所以,我希望小欣和张敏在爱情和金钱面前能够坚守爱情,只要努力,生活会好起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