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生死一线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就算你贵为皇上,但是如果你要让我因你而死,那是不可能的,换成谁都会反咬你一口的。咸丰你现在不全心治理腐败,一旦太平军杀了你,那我们还有好日子过吗?既然你不为大家的前途考虑,那么我何不先下手呢?你若杀了我,不是跟你自己提倡的广开言路自相矛盾吗?你那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你若不杀我,那最好,就算以后你被太平军给砍了脑袋,太平军也会认为我不是跟你一伙的,说不定还能给我个一官半职呢。
或许我们的猜测并不正确,不过也没关系,我们权当娱乐罢了。
曾国藩上书的结果,可想而知,咸丰帝大发脾气,不过曾国藩并没有因为此事而丢了脑袋,毕竟吉人自有天相。
幸亏大学士祁隽藻为曾国藩求情说“君圣逆直”,皇上也觉得祁大学士说得有理,如果不动曾国藩那就说明自己是一代明君,如果为此杀了曾国藩很可能断了大臣们的言路,自己还可能落个昏君的骂名,不如做个人情给他,暂且饶了他。
想到此,咸丰也就按下了心中的怒气。不过当时他肯定在想:小样,曾国藩,你敢跟我斗,真是咸盐吃够了你,这次有人为你求情,以后你可就没这么幸运了,看我以后怎么整你。
或许我们的猜测是错的,但是,咸丰帝的小气和强烈的报复心理在日后的统治当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曾国藩的上书丝毫没有改变咸丰帝的劣性,但是,一时之间,给那些有心报国的仁人志士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对曾国藩来说,这件事却给他的内心造成了很大阴影,从此以后,曾国藩对于清政府的改制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
想说爱国不容易
经过直谏一事,虽然在众人的保举下自己依然被清政府重用,但是曾国藩对清政府已经明显没有以往的热情了。
之后他也上过几个折子,但是,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曾国藩俨然变成了一个受了刺激的含羞草,收起了自己的锋芒。
或许也就在此时,曾国藩的人生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热情地追求功名利禄,他开始思考该用怎么样的方式来保全自己既得的利益,而他的这一思想转变在他后来带领湘军作战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而此时,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已经形成了势不可当的革命洪流,他们不再是一群集体闹事的教徒,也不再是有几个主要将领带领的几支声势浩大的军队,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汪洋的形势。他们不仅有自己统一的服装,还有先进的武器,他们不仅有大炮还有战船,他们似乎随时都能吞没清军的镇压部队,他们开始所向披靡……
敌人的声势越是浩大,曾国藩的忧虑越是沉重,自己虽然官为二品,但是这个自己引以为傲的二品官并不能帮助自己改变什么,而咸丰帝对自己的改革建议的无视,也让他感到心寒。虽然自己不顾生死、挖苦心思地想要挽救大清的统治,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自己的热脸只是贴到了别人的冷屁股上。
进退维谷的境地和报国无门的苦恼让曾国藩原本热切的功利心也渐渐开始降温,直到冷却。
他不能像八旗和绿营的官员一样主动请缨带兵前去迎敌,不仅因为自己没有实权,还因为自己只是个文官,一介书生,如何能够带兵打仗?更何况大清国的兵权是从来不授给汉人的。
但是,自己的一腔报国之情却因此而找不到出口,曾国藩只能在日复一日的苦闷之中渐渐地消沉。
他开始觉得做官的生活变得乏味无聊了。或许有时候他自己也在想,即使外面战火连天,但是身在京城的大官又有几个吃得不香,睡得不好呢?
将要奔赴前线的绿营军和大清八旗军们都能心安理得地过着酒肉不缺、女人不断的日子,自己这么悲天悯人是不是也太可笑了呀?不如一起温柔同眠算了。
可是,自己从一介草民奋斗到现在,为了个人和家庭的发展,自己实在不忍心看着大清就这么江河日下,再怎么说大清政权还是满足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自己的家庭也因此可以荣耀乡邻。
从本质上说,清政府所维护的利益跟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而现在这种可以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权却要摇摇欲坠,自己怎能狠不下心来对之不闻不问呢。
或许正是这种对清政府又爱又恨的感情,折磨得曾国藩痛不欲生。
而此时的咸丰帝,虽然表面上还是重用曾国藩,曾国藩也没有因为那次直谏而受到什么惩罚,相反他却因祸得福,先后兼任刑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侍郎。
但是,此时的曾国藩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曾国藩了,他开始变得心灰意冷,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他开始思索着,怎样才能逃离这样一个让自己如此尴尬的境地……
而这个逃离的机会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