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有钱了,但是造什么样的战船,由谁来监督造船呢?
这也让曾国藩犯了难,因为自己的朋友,学生当中没有懂造船的,更何况还是战船。
造船的木材从广西(可能广西人都出来闹革命了,盖房的人少了,所以木材就多了)运来了,打工的小伙子们也到了,可是,没人懂得如何造战船呀!
于是曾国藩特地从广西请来了广西同知(广西盐运大使的助理)褚汝航、岳州守备(负责守城的官员)成名标督造船只。
战船有人督造了,为了加强水军的战斗力,曾国藩又从广东购买了大批的洋炮,并组织人员反复研究如何将洋炮安装到战船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洋炮的威力。
虽然,曾国藩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爱国忠诚的人,但是他却没有因为忠国而忽视自己国家的弱点。曾国藩很清楚,虽然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中国制造的大炮从身重、射程和杀伤力上都远远比不上洋人的洋炮,所以,曾国藩很明智地选择了购买洋炮。
洋炮战船都准备好了,别处的问题又来了,水军招聘的告示贴出去了好几天,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本来,湖南的衡州、郴州、桂阳、永州一带也有很多水性很好的人想应招,但是,这些地区多出刁民,大家都学太平军造反去了,所以,这些地区的应聘者曾国藩是不敢收的。万一招了一批太平军的奸细,人家直接开着战船载着洋炮跑了,那可就惨了,4万两的军饷就白白送给太平军了。
曾国藩还是比较信任自己的老乡,于是决定在湘乡招募水军,可是湘乡人不是参加了陆军,就是不懂水性,可又没有别的办法,最终只好赶鸭子上架。
水兵现在有了,可是,军官又难找了。
曾国藩也顾不了别的了,总不能让一群散兵游勇上船打仗吧,所以,曾国藩看上了谁就去磨谁,直到磨得他们答应为止。
到咸丰四年初,湘军水师终于成军了,共有战船361号,拖罟大船1号、快蟹船40号、长龙50号、舢板150号、改装渔船120号。船上共装大炮570门,新式洋炮320门。
水师和陆师都以营为单位,各编成10营,每营500人。
至此,湘军正式建成,水陆两军人数之和共1万人,但是,从数量上看跟它的对头太平军相比,这点人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正是这1万人,最终却将太平军彻底消灭。
湘军的吃饭问题
从湘军的练军方式以及武器装备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参加湘军一定能够学到很多军事思想、武艺和阵法。但是,对于当时的广大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混口饭吃,所以他们更看重的还是湘军的军饷。
曾国藩自己也很清楚,良将精兵才能真正地起到维护国家安危、镇压太平军的作用,训练经费与军队的待遇一定要比团练更加优厚。
所以,从初练湘军以来,曾国藩就特别注重湘军的饷银问题,当然这也是每一个湘军成员最关心的问题。
曾国藩从出山办团练以来就因为军饷问题和地方的官员发生过多次的冲突,但是,他从未放弃过为军队争取任何一个可以筹到军饷的机会。
实在逼急了,大不了自己破费一点请湖南各地的富商们吃顿饭,谁若不给钱,好,那谁就别想回去了。毕竟民还是不敢跟军斗的,再怎么说曾国藩背后还站着几千人的湘军呢,好汉不吃眼前亏,再说了花钱消灾嘛,出点血总比丢了命要强吧。
当然,这只是无奈之举,更多的时候,曾国藩还是采取和平的手段来争取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