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胡林翼的历史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名臣,最初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
胡林翼(1812年生,仅比曾国藩小1岁),字贶(kuàng,音况)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翰林出身。
曾国藩也是翰林出身,而且二人只差1岁,所以,在翰林院时胡林翼与曾国藩多少也有些交情。
1841年,胡林翼因父亲病逝,回家守孝,而曾国藩则继续留在翰林院。
胡林翼文武双全,不仅能诗能文,而且熟读兵书。他曾在1846年担任贵州知府时就非常重视团练,他通过团练和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总结出了许多作战经验,并编撰成了《胡氏兵法》。
胡林翼的《胡氏兵法》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之大,蒋介石就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于是他就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为表示自己要以胡林翼为表率的决心,毛泽东还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或“润之”。
从后人对胡林翼的推崇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胡林翼在清军之中必定是一位难得的将才。虽然,胡林翼在镇压地方农民起义的时候,手段也强硬,杀人更是眼都不眨,甚至有人叫他“胡屠户”,但清政府却对他极为赏识,也非常重用。
当然曾国藩也很清楚,胡林翼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定能起到作用。
于是曾国藩多次上书咸丰帝要求重用胡林翼。
而且,曾国藩在移师长沙的时候,听说胡林翼正在带兵赶往湖北抵御太平军,就急忙写信给湖南巡抚骆秉章,要他一定留住胡林翼。
而就当时湖南的情况来看,湖南省城长沙急需军队防守,而曾国藩的湘军又要奉旨“东征”,因此,骆秉章也很希望能够留住一位能够调兵遣将的大员帮自己镇守湖南,因此骆秉章同意了曾国藩的建议,把胡林翼留在了湖南。
此时的胡林翼在率部下急忙赶往湖北的途中,经过金口附近时,接到湖广总督吴文?败死黄州的消息,且太平军正在大肆沿江西进,胡林翼只好退回岳州暂住。
而此时的岳州早已是物是人非,太平军早在咸丰二年十一月就曾攻占过岳州,太平军不仅吸纳了岳州城的百姓成了长毛,还征用了城内的近万只民船,此时的岳州城,除了三两个落魄的地主、乡绅和受气的县太爷外,几乎就没多少能喘气的人了,粮食更是少之又少。
胡林翼暂居此处必然受人排挤,这个时候他正需要有人向他伸出友谊之手,而曾国藩的手伸得恰是时候,于是两个人的手再次握在了一起。
如果说江忠源的死如同砍掉了曾国藩的左膀右臂的话,那么胡林翼的加入则让曾国藩如虎添翼。
而后,湘军出师同太平军作战,胡林翼率部下随征,从此开始了两人为期7年的配合作战。(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胡林翼急忙回援。9月5日,他所派遣的部队同曾国荃所率的湘军攻陷安庆。9月30日,胡林翼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
由此来看,湘军最终攻克天京与胡林翼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胡林翼本人在整个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