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大教教心:重视以德为本的德育教育(7)

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 作者:高敏


 

7修身养性最重要的是“慎独”

【原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

【释义】

所谓心要诚实,就是说自己不要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臭气和喜欢美丽的颜色一样诚实,这样才能说自己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而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则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肺肝一样清楚,掩盖能有什么用呢?这就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修身方法。

修身养性中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独”,即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

《中庸》里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曾国藩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四条,慎独是根本,是“体”;其他三条是枝叶,是“用”。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儒家的这种自我道德修养,一直是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奉行的道德法典,其中有三个人的事迹比较突出:

其一,东汉时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十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作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其二,元初的许衡。据明宋濂等撰的《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字仲平,河南泌阳县人,任过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领太史院事,为中央最高级的学官。他是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他早年“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菜茹,处之泰然”。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后来,他“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其三,清朝雍正年间的叶存仁。他先后在很多地方做过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惹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即兴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将礼物“完璧归赵”了。

杨震、许衡和叶存仁,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操守,自觉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高洁言行,是值得继承发扬的。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的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讲,在公开场合下,一些人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会作出有违党纪国法、有悖道德规范的事。但是,在非公众场合,有些意志薄弱的人就可能会不善“慎独”,做些坏事,并自认为“没有人知道”,“不要紧的”。分析现在查处的一些犯罪分子的蜕变过程,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人都是从不“慎独”开始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