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里
按照本书作者的观点,政治意识形态“通常是针对人民大众的言简意赅的陈述。它们是唯物主义的、鼓动性的,并经常迫不及待。”“是我们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现象,因为它是针对一连串独特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所做的响应。”作者“言简意赅”的表述,既对政治意识形态下了定义,也解释了它的起源。
这是我们进入、理解本书的门径。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如何解释政治意识形态的起源。
根据作者观点,“意识形态”一词首次出现的时间是19世纪初,至今也只200年。第一个提出此概念的,是法国人特拉西。特拉西认为,思想的产生来自物质的刺激,因此理念的形成是一种物理过程,而意识形态是对理念形成过程的研究,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理念的科学”。特拉西试图将他从“理念的科学”所得的知识应用于整个社会,进而改善人类的生活。因此,意识形态自始便与政治密切相关。马克斯、恩格斯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特拉西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意识形态不是什么“理念的科学”,它完全是主观的,只不过是特定的一群人(可能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用来自我辩护的一种虚构。特拉西和马恩各有其理,但内在的问题都极为突出。特拉西暗示了人类理性无所不能,马恩则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主观性。我们暂按下不表,继续作者的思路。
启蒙要义,首先是人的解放,在其源头,说白了,是人对神的叛逃。这一惊天举动,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神意代言者的堕落,和日常生活的苦难。当人终于发现神并不能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时,只好奋起反抗,自己解救自己。启蒙、教改、科学(技)、贸易,以及随后的宪政、工业革命,是一连串几乎无缝链接的事件,把人类推出乡村,推向城市……人类起初欣喜若狂,继之惊恐万状,他们发现,离开故土之后,“在一个拥挤的世界里,人们却日显孤寂”,与邻居分享同一街区的同时,彼此心理上反而变得疏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但却失去对彼此的关心,“他们的生活福祉必须仰赖他们不相识的人”。进而人们发现:“工业化却带来了另一种形态的奴隶制”;“使用者与被使用者、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鸿沟也逐渐扩大”;科学“每解决一个问题,便又制造了新的难题”;“我们在对现在和方才逝去的过去还懵懵懂懂之际,就已经被抛进了未来。”等等,等等!这给了哲学、理论和思想家用武的空间——他们必须对此一现象及其后果予以解释。“其中一些用来提供合理化的理论,就变成了政治意识形态。”
如果意识形态确如作者定义——它首先或主要是关乎政治的,那么作者上述关于意识形态起源的解释,精彩之极。我们还是回过头,看看作者对意识形态概念所做的解析,再回到它的起源处。
作者是在清理意识形态与哲学关系时,凸显出意识形态本来含义的。他的描述与概括,更为精彩。“以前的时代”——这个短语多么精妙!——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稳定,节奏缓慢,听天由命,“几乎每一件事都是以神灵或形而上的命题来解释”,政府是“专属于精英阶层的领域”,“作为社会的理论基础的哲学体系,仅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得知”。哲学信仰是每一种意识形态建立的基础,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1,哲学通常是深奥的,它“试图穿透人类存在的表层,探究生命本身的底蕴” ,而意识形态是简单的、浅薄的,它“通常以非常简单的话语来解释这个世界,且无意于尝试处理人类所面对的众多而繁复的可能变因。”2,哲学可能是整个社会的行动指南,但也可能“是单一个体所信服的主张”,“哲学无须诉诸庞大的群众”。相反,“意识形态则以广大的人群而非个体作为诉求的对象”。3,哲学倾向于引发自省,而意识形态则解释世界,并要求人们采取明确的行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请读者特别注意作者这句话:意识形态通常将某个社会人群的福祉与该人群所处的世界相提并论……它也可能要求人们改变自己,但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创造一个更好的个体……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