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娇惯孩子的原因(2)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作者:石娟


 

2?大家庭里的孩子容易被娇惯

果果从小就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家里的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对他宠爱有加,不知道怎么疼爱他才好。

果果上幼儿园时,就被家里人打扮得与众不同,吃的、玩的,要什么就给什么,7岁的时候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服,更别说做家务了。刚上小学的时候,果果有一次看到公园里有人照相,回家就要照相机。妈妈二话没说,就给她买了一架。奶奶还经常给果果很多的零用钱。

果果家离外公外婆家也比较近,平时外公、外婆经常隔三差五地来看果果,给她买一堆好吃的。外公外婆家的小舅也最疼他这个外甥女,只要是果果看上的玩具,再贵他也会想办法买下来。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果果渐渐养成了任性、爱虚荣、追求吃喝玩乐的坏习惯。

现在的许多孩子,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是家里唯一的“小太阳”,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圈。生活上,对孩子包办代替,给孩子穿衣、喂饭、整理玩具等,学习上,为孩子拎书包,送孩子上下学,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大人对孩子过分的宠爱,过分的保护,使得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做事。

其实,很小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饭、穿衣服、洗澡。不少家长经常说:“来,妈妈帮你做比较快。”“书包爷爷来拿,别把我的宝贝孙子累着了!”为孩子多做一些事的本意是好的,是想让孩子少吃点苦,过得舒适一点,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然而,这对孩子的成长却没有丝毫好处。

因为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就是在娇惯中形成的。家长娇惯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完全不知道应该同样地去爱护、关心自己的家人。在他们眼里,家里人就是为自己服务的“仆人”,他们都怕自己,所以都应该事事顺着自己,而自己作为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自己的要求,家长们只有无条件满足的份儿。人们常说的“小皇帝”、“小公主”就是这种孩子的代名词。

梅梅今年8岁,是个很娇气的小姑娘,在家里她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小公主”,什么事,长辈们都替她做好。早上起床后,姥姥给她穿衣服,奶奶给她梳头洗脸。姥爷会把早餐端到桌前,把牛奶倒进杯子。妈妈帮她收拾书包,然后爸爸开车送梅梅到学校,下了车又是爸爸拿着书包,送梅梅进教室。下午放学后,爷爷会在校门口等着她,接她回家。

有时候,梅梅真的很反感,她大声喊着对妈妈说:“妈妈,我都上三年级了,你们每天连鞋带都不让我自己系。我现在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你们能不能给我点自由啊!”妈妈却说:“我们大家这不是疼你吗?你还太小,照顾不好自己。有这么多人照顾你不是很好吗?再说,你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别的都用不管了。”

慢慢的,梅梅真的成了一个“娇公主”,离开家里人,她自己什么都不会做。

当孩子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的时候,家长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无可厚非,因为做家长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但是,家长还应该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要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家长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再对孩子娇生惯养。对于家里的老人、亲戚,也应该多与他们交流,统一全家的教育理念,一起引导孩子走出对“小皇帝”、“小公主”式生活的依赖。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帮助他们培养自强自立的好品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