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 天籁之音:林黛玉的诗才(3)

红楼梦中的国学智慧 作者:赤雷


《葬花吟》是从“花谢花飞花满天”开始的,“花谢花飞花满天”写一个“乱”字,不免让人想起辛弃疾的“闲愁做弄天来大”,“游丝软系飘春榭”也是写一个“乱”字,不免让人想起李煜的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了“满天”,有了“游丝”,有了“软系”,诗人的满怀愁绪,就有了个形象的托体,满怀愁绪就有如“丝”有如“系”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愁绪满怀无释处”才会有那么大的感染力。短短五句就把愁形容得没个缝了。伤春了,出来释闷,“忍踏落花来复去”?这就转到惜花上来了。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是不是诗人在嗔怪柳榆无情,不管桃飘与李飞呢?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意思却并不是如此的。因为前面就说过“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又怎么芳菲呢?惜花其实是惜人,只是惜花,是没有什么情感意义的,是不会引起共鸣的,因为“桃李明年能再发”。所以本句是互文,就如古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样,诗人本不想伤感,柳、榆、桃、李,芳菲也好,飘飞也好,本没有太多的理由伤感的,但更深一层次的伤感“明年闺中知有谁”爬上了心头,无法排遣了。诗人对梁间燕子倒是颇有微词的,因为燕子会啄花,不懂怜香惜玉。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说:“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这真真的太小看古人了,难道林黛玉就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惜花其实是惜人,更进一步说,惜人其实是自惜。宝玉听见《葬花吟》,不觉恸倒山坡之上,“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这就是由惜花到惜人再到自惜,宝玉不愧是黛玉的知己。试想,如果林黛玉死了,桃花可以依旧笑春风,宝玉也可以再遇上花容月貌,但是心中没有那样的情谊,纵使夜夜笙歌,吟诗作赋,又有何许意趣!

相比之下,崔护的那首诗,在人面与桃花的对比中,由看花而惜人,比俗语“好花不常开,好的女人不常在”,也高不到哪里去,不常在,毕竟还有在,只要珍惜下一个就是了。《葬花吟》高就高在自惜上。

诗人下一步的笔触就直接触到自己身上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青春是脆弱的,生命是脆弱的,美丽也是脆弱的。诗人到这一步,似乎无法排遣,只能同归于“鸟自无言花自羞”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