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修在《奥秘之书》提到“透过改变,耗尽改变;去经验改变,成为那个改变,不要跟它抗争,跟着它走;借着离开每一样改变的东西,你将会进入你自己,进入那个不变的中心。”
于是我短期出差的心境,就有了重大的调整,原本密集劳顿的飞行与移居,就转变成了短期度假的心情:享受不同地方美食、不同房间大床、不同浴缸中的放松愉悦,享受驿马星动。此外,我开始调整行李的规格与重量,四次短期旅行中,从原本的25公斤逐次缩减到8公斤,将来目标是3公斤,因为在高速变动中,包袱越轻越少,行动力与可变性就越大。我喜欢《攻顶》书中的一段描述:“我现在住在一幢9000平方英尺的屋子里,里头摆满很多东西,可是当你登山时,你的生活所需却被压缩成一只重量仅50磅的背包,如果你能把生活精简到这么基本的程度,其实也不算重了。”
旅行与登山,让我们在打包行李时,有机会审视哪些东西是生存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每次在打包行李时才发现,自己重复拥有的东西过多,光行李箱就有8个,大衣10多件,长靴就近10双,但经常会用到的其实就那么几样,其他的都只是白占空间而已。在过去有3年的时间,每年会到印度的禅修中心闭关,每人只分配到一张单人床,一个小铁柜(大约是火车站寄物柜般的大小),一张约笔记型电脑大小的木桌,洗澡则在只容转身的隔间里,得用智慧在狭小的空间中摆放洗漱沐浴用品、脏的衣服、干净的衣服与毛巾……就在这样没电脑、没电视、没电话的空间中活21天,我称之为“没头没脑没身份”的解放时光。结束闭关后,对照之下才发现:自己家里放了一大堆不那么必要的东西,让空间变得繁复而拥挤不堪,于是了悟生活越简单,束缚你的物件越少,心就越空旷无忧,就像在平衡木上跳跃的舞者,如果包袱过重,就无法轻盈快速地掌握变奏;想要攻顶,包袱越轻越能保有体力登高;太空梭也是必须分段舍弃燃料舱才能远行;就像“飞鱼” 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以低阻力的鲨鱼装,来突破人类在水中的游速极限──在惊涛骇浪的海面上,可随波起舞的小船,比变动性低的巨船来得更易生存,如果有机会尝试海上冲浪或水上摩托车,就能体验从“接受变动”到“享受变动”的过程。
《解读地球生命密码》提到:“没有一块大陆不被所发生的一切所触及,没有一个人不被移动,你们之中只有少数人不必迁移,因为基本上你们都会在某个点上重新自我定位……你们第一次搬家,雇用了一辆卡车,塞满所有的家当,尽其所能地留下所有东西,然后才上路。第二次,你们可能有时间打包一辆自用车的东西才上路。再来,你们可能只会带着所有肩上背负得起的东西,徒步离开。最后一次搬家时,你们可能只会带走手上所拿的东西”。
近期,我身边不少朋友或因为工作、或因为伴侣关系发生变化需要搬家。搬家时,无论是越换越大还是越换越小,我们都会在打包时重新审视身边的物品,反思自己为何对这些东西起欲望,然后跟自己生命发生了怎样的连结,之后的生活还需要这些东西吗?如果不需要可以转送给需要的人,每一次搬家,让自己尽量转送出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以后不再购买类似的东西或者可以买从旧物回收改装的家具,让生活越简单越好──想要走得远、登得高,包袱越轻越好,就像《宝瓶同谋》说的“你需要的越少,你就越自由”。我们也可以从旅行开始练习,如果最近旅行你可以试着只带15样东西看能不能撑过5天,下次只带10样过10天,再下次只带5样过15天,这个练习的极致是:什么都不带地去野地求生!